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古代的弓箭文化

时间:2022-12-03 15:09:23 浏览: 69 作者:笔墨纸砚网

射箭,最早是一项远古人类生产劳动和获取生活动资料的技能。

人类很早就发明了弓箭。

狩猎

在中国,最新考古发现,大约在2.8万年以前的山西峙峪遗址,我国就已经有了箭。

这表明此时到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并且而且经过相关推测,我们的祖先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弓箭。

射礼

射箭进入体育意义上的范畴是在中国的商周时期。

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射礼活动,不仅具备有体育竞技性质的诸多要素,如完善的竞赛规程、规范的竞赛组织管理等,而且带有社会道德教化的功能和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意义。

在中国先秦时期,不仅出现了世界射箭史上最早类似于现代体育比赛的射礼活动,而且总结出了较为多元的射箭思想与理论。

射箭教学

特别是在弓箭制作方面,一部《考工记》将弓箭制作技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制作弓箭的材料选择、材料加工处理方法以及制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制成后的质检方法等各个方面。

这反映出弓箭制作及其作为武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射箭军事功能的强化,同时,也反映出射箭军事功能的不断加强又促进了弓箭制作技艺的提升。

这一切,无不反映了在中国古代早熟文明的影响下,具有体育意义的射箭运动已经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

射箭运动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

社会形态的变化带来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射箭形式也日益丰富,弓射、弋射、弩射等多种形式的射箭出现在兵马俑墓葬中。

到汉朝,射箭进一步发展,逐渐进入社会各个阶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接纳和崇尚,这或许是当今我们在汉画像石、汉赋、汉简中都能找到射箭身影的原因之一。

射箭表演

在政权更迭频繁、分裂割据的两晋南北朝,虽然政局不稳,但是这一时期却促使了南北文化大融合。

加上这段历史时期家族传承兴起的重要特征等因素,这些都共同推动了军事、娱乐等多种性质射箭的快速发展,并走向特色发展道路。

军队中的弓箭手

同时娱乐射箭的兴起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娱乐内容和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统治者创立了武举和武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

元朝和清朝统治者都是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非常重视狩猎,而明朝更重视射礼的传统文化,这在元朝和清朝都是不受重视的。

而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射箭文化,积极恢复射礼,制定了专门的大射礼礼制,完善了明朝的礼制,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骑射

近年来,人们在历代帝王庙举行的恢复大射礼仪式就是仿照的明朝大射礼的礼制。

同很多事物发展基本规律一样,中国古代射箭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成熟及至最后逐渐弱化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古代朝代频繁更迭、民族变迁融合的过程中,弓箭所占据的社会历史地位和历史文化意义虽有着高、低、轻、重的不同。

射箭雕塑

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原本较为单一的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功能的射箭,逐渐演变为具有军事、娱乐、礼仪、教育、民俗等多种功能的社会文化形式。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以“射”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射箭多元文化体系,丰富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多文化冲击与交融的结晶与财富,更是中国古代体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弓箭作为兵器的文化意义

在原始时代,兵器的杀伤力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易・系辞》中证论弓箭的武器效能时说“弧木为弓、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说明在缺少有效防护的原始时代,锋利的箭矢是无法抵御的,谁掌握了弓箭力量上的优势,谁就能征服天下。[2]正是由于弓箭在古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古代的善射者往往能得到人们的景仰崇拜,乃至神化,其中后羿便是最广为人知的。相传后羿射术高超,有文献甚至就把他看作弓箭的发明人:“古者羿作弓”(《墨子・非儒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孙膑兵法・势备》)等。他不仅是战争的英雄,更射下了天上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苍生。由此可以看出弓箭在远古先民心中的地位。因此,在弓箭的制作上,古人有着严格的要求,《周札・考工记》载:“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郑玄注曰:“取竽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在夏商周三朝,田猎活动被统治者视作军事战争的训练手段,用弓箭射杀猎物模拟战场上与敌人的厮杀。“古者田猎军战本为一事。观军战断耳以计功,田猎亦断耳以计功。??古人视田时所逐之兽,与战时所攻之敌无异,禽与敌等视,则田而获禽,尤之战而执讯矣。”

[3]《诗经・小雅・车攻》中记述了周宣王通过同诸侯一同进行狩猎活动,来向诸侯展示周王室军队的兵强马壮和士兵的精湛射术,达到震慑诸侯,维护周王朝同意安定的目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业性的射箭比赛。唐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考查的内容中涉及弓箭的有:马射、步射、平射和筒射,并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而每次朝代更替无不是以战争手段来完成的,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兵学文化。而弓箭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是我国兵学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