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4000年前陶寺遗址考古学文化所属问题开始明朗。在日前召开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出版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明确表示,陶寺遗址的早期国家性质非常明确。
-“王国”文明最早实证
据介绍,陶寺遗址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追寻夏文化遗迹时被发现的。在37年不断发掘和研究中,专家发现遗址文化性质非常符合历史文献中“天下之中”、“地中之都”、“允执其中”和“中土之国”等文献表述与记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中国社科院近年来通过大量综合投入,发现陶寺遗址在中华早期文明阶段的国家观念、王权观念、私有观念和礼制与立法已经形成。
王巍介绍,通过陆续对陶寺遗址1000余座墓葬和遗址及其出土各类考古学材料的观察研究,经过动物考古、碳14、锶同位素、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等新技术手段测定和分析判断,陶寺遗址所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文化进入“王国”文明成为最早的考古实证,具有重大的意义。
-证据链信息明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持陶寺遗址发掘的何驽研究员介绍,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疑案,就是“中国何始”与“尧都何在”。他说:“追溯本初中国的原始概念,其核心内涵应当由‘中’和‘国’两个概念构成,取决于地中观念和国家社会形态出现。”
何驽强调,历史文献中与“夏墟”密切相关的陶寺遗址中,6座大型贵族墓的4座未被盗掘的墓中均出土了以龙为主体纹饰的“族徽”式“龙陶盘”,以及高等级精美玉器、陶鼓和大石磬等重要证据,与早期“王国”城墙、早期朱红文字、早期观天象祭祀台、早期王陵区、早期大型王室仓储区等构成信息明确的证据链。
何驽说:“本初‘中国’一词的出现,就是陶寺文化形成的对应时期,‘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考古学迹象与面貌,清晰证明全面研究陶寺遗址所形成的基本判断,更有待于学界进一步破题。”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