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的历史有多久?
根据可考历史文献记载,平谷至今已有2200年的建置历史。有关史学专家认为,平谷是北京市最早建置的两个区县之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平考证 认为,北京各区县名于历史文献可考者,最早始于秦汉。
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年)二月,汉高祖刘邦为对匈奴作战,巩固北方,于三月置县平谷,时属渔阳郡,县址在如今的平谷区山东庄镇小北关村南。期间,县有撤并,域有多变,但至今仍沿用秦汉旧名的只有平谷和昌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渔阳郡十二属县中有平谷县,在上谷郡十五县中有昌平县,但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两个县最初的设置岁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献芹对汉初历法研究后认为,平谷置县之日应为汉高祖十二年三月,相当于公元前195年4月9日。而且,当时历法中的三月三日与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对应为同一天。 2002年4月,平谷撤县设区。如今,平谷区已成为连接京津两大城市的重要结点,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位置。2004年,平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亿元,财政收入6.3亿元。
北京有多久的历史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
北京烤鸭的特点及来历?
美食,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北京烤鸭了吧。全国人民都知道全聚德,老北京人更知道便宜坊。北京烤鸭的美名还漂洋过海,据说深受基辛格、布莱尔等欧美政要的喜爱。所以今天呢,咱们就聊一聊北京烤鸭的历史。
一、南鸭北渡
要说北京烤鸭的历史,咱们先得说说这烤鸭的历史。现在我们说的烤鸭,最早的时候叫做“烧鸭”。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当时的烧鸭……怎么说呢,真的是“烧”的:把活鸭子放在一个大笼子里,里面堆上炭火,鸭子一边跑一边给它灌调好的酱汁,最后把鸭子活活烤死拉倒。不得不说这种吃法实在太过生猛了,鸭子死前一定是非常绝望的吧。后来到了元朝,太医忽思慧有本《饮膳正要》,其中提到了“烧鸭”的做法:“雁(鸭)一个,去毛、肠、肚,净羊肚一个,退洗净,包雁(鸭)葱二两芫荽末一两。”能看出这个做法比唐代“文明”多了,但和今天的烤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大家今天熟悉的北京烤鸭,最早应该是诞生于明朝。不过这种烤鸭也不是北京原生的,而是从南京传入的。我们都知道,明朝最早是建都于南京的,后来到了永乐朝才迁到北京。而这种吊炉烤鸭的方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南京传到北京的。具体的时间呢按记载是在永乐十四(1416),在明北京城的米市胡同那儿开了第一家便宜坊老店,据说店门口的牌匾上还有“金陵”二字。而一直到清朝,《帝京岁时纪胜》“时品”一篇中还有“南炉鸭,烧小猪,挂驴肉……”的说法,可见这“南鸭北渡”是确凿无疑的。永乐年间的老便宜坊,也就成了今天北京烤鸭的鼻祖。
除了北京本地人,多数外地人一听说北京烤鸭首先想到的会是全聚德,对这便宜坊可能不太熟悉。当然,济南人可能也知道便宜坊,不过总以为那里是卖锅贴的,这个话题今后有机会再谈。所以跟这儿呢,咱先把这便宜坊的烤鸭跟大家介绍一下。
跟现在大家熟知的全聚德那种挂炉烤鸭不同,那时,传统的便宜坊是焖炉烤鸭。所谓“两绍三烧要满壶,焖炉鸭子与烧猪”就是指这种做法。焖炉烤鸭的炉子最先是用砖砌起来的,砌砖讲究上三下四中七层。特点是不见明火。燃料,不管用的是什么,都要把炉壁烤到热成灰白色,然后灭火将鸭子入炉,关闭炉门,凭炉壁的热度把鸭子炯熟,期间不能开炉门,也不能将鸭子翻身。这种烤法的好处是鸭子受热均匀、耗油量小,但确实对师父的手艺和经验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便宜坊发展不如全聚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才培养太难了。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