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求弩的起源,特点和演变

时间:2022-12-13 04:53:59 浏览: 276 作者:笔墨纸砚网

特点:一是射程远。“弩”张开弦时需要的力比弓大,所以它比弓射程更远。
二是可以瞄准目标,命中率高。“弩”其实就是强化的弓箭,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
三是可以同时发射几枝甚至几十支箭,战斗威力强。所以,弩比弓更实用。
“弩”的缺点是弩机很笨重,所以适合由步兵携带或制成弩车。
古代的车兵都装备有“弓”和“ 弩”,是步兵主力,有利于攻坚、设伏、厄守、突围、相持等战法。
起源与演变:据考古验证我国弩的出现应不晚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弩即以成为一种常见的兵器在使用。 《孙子兵法》中即已将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孙子兵法-作战)到战国时期弩更是广泛的运用于军事之中也从战国早期的擘张弩,(即用臂力开的弩,《孙膑兵法》中称这种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发展到战国晚期出现的蹶张 弩,如韩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这些弩因为必须使用更强的力量才能张开,就 要求“弩机”更坚固,开始在“弩机”外加装“铜郭”强化机糟。这一时期弩在战争中运用的更普遍,如韩国的精兵就被称为“披坚甲,持劲督”(弩的一种叫法)魏选武卒 ,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挽十二石弩.到了西汉时因为跟北方匈奴长时间交战,作为汉军步兵对抗匈奴骑兵的利器,弩进一步
得到了发展。在“望山”上开始出现用于测距瞄准的刻度,提高了弩的命中率。并且开 始有了连弩的记载:“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资治通鉴》卷21)到了东 汉时期开始有腰引弩(后又作腰开弩)这是单人能拉开的最强弩“力弱者用蹶张,力雄 者仍用腰张”(《武备志》)并且在三国时期诸葛制作了著名的“元戎弩”史载这种连 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魏氏春秋》)同足踏的蹶张弩配合使用 有很强的杀伤力。后来大发明家马钧又对其进行了改进使之成为一种单人即可使用的一 弩五矢的更实用的兵器。 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骑兵在战场上称雄,弩不便于骑兵在马上使用,而且当时讲究使 用重甲骑兵,所以进一步向威力强,射程远,使用机械力量的床弩发展。到宋朝时为了 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宋军大量的使用弓弩手作战,弩成为北宋步兵的主要武器, 宋军除了单兵使用的神臂弓(虽然叫弓但是是一种弩)宋军着重制造床弩如:二弓床弩 ,三弓八牛床弩,豆+寸子弩等。 至明以后由于火器的迅速发展,佛朗机,鸟铳、红夷大炮等火器大量的装备部队,弩的 作用进一步下降,不再受到重视,直至被淘汰。

龙的传说的圣人与龙

《海外南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1)。《海外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2)。《海外西经》云:“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3)。《海外东经》云:“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4)。《海内北经》云:“纵极之渊,……冰夷人面,乘两龙”(5)。《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6)。《海外南经》云:“北方禺彊,人面鸟身,践两青蛇。(郭璞注)云:“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这里的“祝融”、“启”、“蓐收”、“句芒”、“冰夷”、“开(启)”、“禺疆”,都没有例入三皇五帝中,大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他们都曾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代皇帝或诸侯。他们异于常人的最大特点是出门“乘龙”。因为“龙”是上古历史赋予古帝身份的特殊坐骑,及其标志。所以不少文献都有关于古帝“乘龙”的记载。
除《山海经》之外,《大戴礼·五帝德》中也有相同意义的记载。文献云: “黄帝乘龙戾云,顺天地之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执中而获天下”(7)。这段史料又介绍了“黄帝”、“颛顼”、“帝喾”乘龙而游世界的事情。其次,关于古帝“乘龙”的史料,还在《韩非子》、《史记》、《列仙传》等古籍中有所记载。
特别是《列仙传》把古人养龙乘龙的方法都告诉了我们。文献说: “骑龙者,于池中求得龙子,状如守宫,十余头,结庐而守养之,龙大稍去。后五十余年,水坏其庐。一旦,骑龙来。 陵阳子明者,好钓。钓得白龙,子明服食。……三年,白龙来迎。 马师皇,黄帝马医。有龙下,垂耳张口,师皇针其唇,饮以甘草汤而愈。后一旦负皇而去。 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一日……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来,安公骑之,大雨东南,上而去。呼子先者,汉中关下卜师也,老寿有余年,……子先持一妪,妪得而俱骑,骑乃龙也,上华阴山”(8)。《史记·封禅书》又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9)。
千百年来,一直盘旋在中国人脑海中的古帝古人“乘龙”的密秘,经考古学家轻轻一挖,一条躺在濮阳地下已有6500年的古人乘龙的文物,就把《山海经》、《大戴礼》、《列仙传》、《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帝、古人乘龙的历史事实给证明了。从文献文物这一吻合的事实上可以想到,其实,古代文献中的许多关于龙的记载,可能都非古人的妄语! 由于《周易》、《山海经》、《大戴礼》、《列仙传》、《史记》,这些中国历史元典记载的古帝“豢龙”和“乘龙”的故事,实在太简陋、太古朴,并且离我们太遥远了。 注释:(1)(2)(3)(4)(5)(6)袁珂校译《山海经校译》第185、191、193、212、233、2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7)庞进编著《八千年中国龙文化》第249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8)孙雍长、熊毓兰校《太平御览》第8册,第43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9)(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封禅书》第42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乘”在古代有“凭借”,“驾驭”等含义。“龙”为“川”。“乘两龙”即治理两大江河。“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这一记载的含意是什么呢?其实它告诉我们,帝喾春夏乘船出游,秋冬封冻故而乘马。其后一些记述显然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龙帝(?这种称呼来源何在?),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着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在《史记·天官书》,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龙分为天龙、地龙、海龙;所谓的四海龙王,实质上为四海龙王爷,并非真正龙王,只是其所在海域之主而已。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汉族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名多它,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汉族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