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西湖神奇魅力的特点是哪句诗?

时间:2022-12-17 14:10:08 浏览: 198 作者:笔墨纸砚网

西湖神奇魅力的特点是哪句诗?

在苏轼的治理下,西湖焕然一新,往昔的美景逐渐恢复,后世人为了纪念苏轼对西湖做出的贡献,把他带人建造的堤命名为苏堤。作为古代的旅游达人,苏轼经常与友人一起到西湖划船、欣赏美景。游玩之际,苏轼留下不少赞美西湖景色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最经典的写景诗,短短28个字,写出了西湖的无穷魅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大概意思:万里无云的晴天,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清波荡漾,简直美得让人心醉,无法用言语表达。若是碰到阴雨天气,由于雾气朦胧,西湖看起来若隐若现,跟晴天相比,别有一番超然景象。假如将西湖比作越国美女西施,无论是化淡妆,还是浓浓的装束,都掩盖不住她独特魅力。

苏轼黄精鹿创作背景?

宋]苏轼

太华西南第几峰,落花流水自重重。

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

这首诗为苏轼《书艾宣画四首》(《竹鹤》、《黄精鹿》、《杏花白鹇》、《莲龟》)之二。艾宣是宋神宗时的一位画家,苏轼在《跋艾宣画》一文中赞他:“金陵艾宣画瓴毛花竹,为近岁之冠,笔迹尤奇,虽不精匀,而气格不凡。”

苏轼这首题画诗一出,李端叔即和了一首《次韵黄精鹿》:“绿遍前峰到后峰,灵苗压地几千重。勺斑养就无人见,多少狂心欲采茸。”两首诗互为参见,画境可想而知:重重叠叠的太华山峰峦,密密匝匝的黄精丛生,带有勺斑的梅花鹿顶着一头珊瑚枝般的角悠闲地漫步于青山之间。

首句“太华西南第几峰”将华山西南数峰林立、层峦叠出之景凌空劈出。西岳华山座落在秦岭东段,同名主峰叫太华山,周围有莲花、落雁、朝阳、玉女、巫云等峰。而句中“第几峰”似乎在勾画诗人点数太华山峰的情景,点数之后,仍辨不清共有多少峰,太华山的嵯峨绵延的气势就越出画面直扑眼前。次句“落花流水自重重”,写太华山中幽美的环境。“重重”叠用,可见年年岁岁花开花落,岁岁年年流水潺潺。诗人以落花流水的自在悠闲、随意自由,来状太华山的人迹罕至,景色悠然,将黄精和梅花鹿的生长之地渲点得气韵飘逸,野趣盎然。因此只有摆脱尘世羁绊的幽人隐士来往于山中,采药延年就是很自然的事。

后两句“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全从画面生发,却在毫不着意间捕捉住理性的光点。黄精,“一名鹿竹,华山为多”(《本草》),黄精久服可轻身延年。鹿茸,更是名贵的药材。根据鹿的生长特点,可知梅花鹿每年到四月左右,旧角就脱落下来,随后又长出新角。新长出的角质地松脆,还没有骨化,外面蒙着一层棕黄色的天鹅绒状的皮,这时候的鹿角就叫做鹿茸。此时不割取,任其继续生长,到八月里就已骨化成鹿角了。从观赏角度看,鹿以有角为美,艾宣自然以有角的梅花鹿入画,诗人正从这一点着力,全由推想构思出这奇趣横生的诗句:隐居太华山的幽人目中只有漫山遍野的黄精,最终仅采黄精而归,竟忽视了比黄精更可贵的鹿茸,因而生活在苍翠的太华山中的鹿,头上都顶着硕大美丽的角,这是幽人“不见春山鹿养茸”的结果。这对鹿来说,也许是幸运的,而对采药的幽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遗憾。这就像佛经所说的“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也与宋人卖不龟手之药、郑人买椟还珠何其相似。在日常生活里,世间百事白云苍狗,纷繁复杂,人们亦常常抓不住实质性的东西,造成“只采黄精去”的遗憾。从这一点说,苏轼是在题画,但又跳出狭窄的画面,笔端显露出理性世界的智慧之光,揭示了一个易为人忽视的真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