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机的专家评论
张机的专家评论
审美观的价值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
书法艺术的特点之一:作品的创作者与作品之间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正所谓字如其人。张机出生于经济建设有待发展的西北农村,他曾经在乡镇卫生院行医、当院长;他曾四处求学,考美院,考师大,最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他多次参加过全国书法展事的角逐――投稿,落选,再投稿,再落选,直至入展、获奖。他经历了人生、艺术的双重历炼。
张机的书法具有一定的传统功底,篆隶楷行草取法均在魏晋及魏晋之前,可谓取法乎上。篆书无论大篆、小篆,古朴典雅;隶书深耕于汉,厚实而轻松;楷取钟繇,兼习唐人,初见风格;行草入晋人格,秀丽而格调不俗,端庄而不失飘逸 。作为书法家,宗古重要,取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创新,一方面是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和诠释,即将传统的精神运用于创作实践。另一方面是对传统进行新的积累,为传统增砖添瓦,即赋于传统以时代特点。张机的作品中,蓦然观看和众多青年书家一样,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如果慢慢地品味,古质犹存,按照时髦的说法,有那么一点的“经典范”。
传统与创新是书法艺术里的一个永恒性话题。既然是永恒的,我们就应该世世代代讨论、研究下去。因为这种研讨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动力。我以为,任何创新都是有坐标的,这个坐标就是传统。书法传统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使书法艺术获得了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品质,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文化记忆。书法传统是书法艺术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继承光大我们的传统,就是捍卫书法艺术的未来。什么是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很重要,不明确的话,创新将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而且因为不能与以往的发展相链接,所以是没有历史价值的。对于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东汉蔡邕的《九势》讲得非常清楚,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一篇专业理论文章,是传统书法理论的奠基石。它开门见山就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张机在学习中深知其理,故而在创作中始终坚持阴阳的对立统一,通过书法各种元素的对比组合,创造那种对立统一的美境。
张机的书法创作,有着明显的艺术追求倾向,他的出发点是创造艺术。社会上许多人出于写字审美的习惯,往往把字写得工整、好看作是好书法,把字写得清楚、能认识就是好书法家。其实,书法艺术源于自然,表现自然。传统观念中的自然除了万事万物之外,也包括人,包括人的情感。这种自然靠什么来表现呢?靠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法自然。在传统文化中,阴和阳是高度抽象的符号,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具体到书法艺术,就是各种各样的相反相成的对比关系,在用笔上是轻和重,快和慢;在点画上是粗和细,方和圆;在结体上是大和小,正和侧;在章法上是疏和密,虚和实;在墨色上是浓和淡,干和湿……古人说“书者法象也”,“书者心画也”,书法艺术无论是“法象”还是“心画”,所有对自然的表现都是通过各种对比关系来完成的,因此蔡邕说:“自然既立,阴阳生焉”。张机的审美价值不仅反映在的书法作品中,还体现在他篆刻和绘画中。在篆刻作品的方寸间,努力体会大千世界的多元和多边关系;在绘画作品中寄情山水,以小见大,通过线条与色泽的结合与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
书法作品是书法家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方法,古人讲字如其人也是这个道理。张机的书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自觉地艺术审美观和比较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不开。先进的观念一旦与丰富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必然走向成功。但是,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随着世态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的经历能量是有限的,它随着世风的变化而对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经历的效应提出挑战。我相信,张机有能力、有条件面对变幻莫测的世态与世风,去积极应对挑战,从而在书法艺术道路历经艰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如何理解书法的神化
说到书法欣赏,就不得不说书法欣赏的方法,方法决定深度。不妨试举一例。就拿我们熟知的唐诗来说吧,从欣赏唐诗来看书法欣赏。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题目看,有两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一是把题目分为两个词组或两个节拍,即“春江”是一个节拍,“花月夜”是一个节拍。按照这种节奏欣赏,“春江”作为一个词组,强调的是“江”,“春”只是修饰作用;“花月夜”中“夜”是主角,“花”和“月”都是配角。这一种欣赏方式只有两个欣赏对象:江和夜,而“春”、“花”及“月”都被冷落了。另外一种方法是,把春、江、花、月、夜都作为欣赏的对象,那么,这种欣赏方式所得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欣赏月亮的时候,强调月亮的美。如果把“月”当成一种修饰,那种美的感觉就出不来。因此,只有把这五种意象分别作为欣赏的对象,意象与意象之间也才可以互相欣赏。张若虚在强调月亮的时候,说“月照花林皆似霰”,在月亮的统摄下,整片花林似隐若现,改变了花的性质;“空里流霜不觉飞”,春天那薄薄的一层云雾也不见了;“汀上白沙看不见”,洲上的大面积白沙也不见了。花林、霜和沙滩都被月色统一了,融合了,突出月光的意境美。
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了书法的欣赏,王僧虔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到了张怀退担骸拔┕凵癫桑患中巍!笔榉ㄊ峭ü鹤掷幢泶铮钦呕侈底植患耍裁床患中危恳蛭中尾斡氲缴癫傻拇丛熘腥チ耍中伪磺楦型骋涣恕H嗣撬卸氖堑慊氲慊⒔崽逵虢崽逯涞墓叵担嗣堑男郎陀墒泳踝氲叫睦聿忝妫饩褪鞘榉ǖ镊攘λ冢褪窃谑榉ㄐ郎椭械玫降南硎埽捍嬖诘亩鞑痪醯么嬖冢徊淮嬖诘亩鞣淳醯么嬖凇V挥姓庋按嬖凇钡亩鞑庞幸帐跤朊姥П局实奶教郑淮嬖诘亩鞑拍鼙晃颐切郎秃腿鲜丁
再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的“噫吁剑:醺咴铡闭7个字中有5个字都没有表达具体的意义,怎么突出“难”呢?接着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突然出现了“难”,来作感叹。如果我们欣赏这首诗,开头7个字中,尽管除了“危”和“高”之外都是虚词,但却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上来就抓住了蜀道难的场面。对于这7个字的排法,我还看到过不同的版本,有的是将前三个虚词连在一起后面加一个逗号,有的是将前三个字隔开,每个字之间加一个逗号,还有的是将前三个字排开,一个字占一行,加强感叹。最后一种排列法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大,因为它强调了“蜀道难”难言表之难。因此,张若虚在对月光感叹的时候,他也把花、霜、沙等意象过滤掉,将这些意象融化进月色之中,融合进人们对月亮的记忆之中。书法也是这样,它之所以“惟观神采,不见字形”,那是因为“字形”参与到“神采”的创作之中,并进入了“神采”的创作。
根据以上引用唐诗欣赏的方法,回到书法欣赏的主题上,我觉得当今的书法有五个转变期:
一是书法艺术的欣赏方式已经进入从阅读到观看的转换期。古人书法与实用结合在一起,既是实用的,阅读当然是第一位。今天的书法大多数都是专门进行的书法创作,目的是悬挂或展示,既是展示,观看当然是第一位的。实用就是写文章、写诗词、写信等,作者的注意力主要在遣词造句上;专门进行书法创作,如参展、用于他人收藏或赠送朋友等,作者的注意力主要在艺术创造上,突出的是美的感受。这种美的感受是通过观看得到的,而不是阅读出来的。既然是两种欣赏方式的转换期,说明这两种方式都同时存在。所不同的是,由原来的以读代看,开始转化为先看后读。
二是书法艺术的欣赏顺序已经进入从点画、结体入手到从章法入手的转换期。古人欣赏书法一般从小到大,即先看用笔,再看点画结体,最后到章法。这是因为古代的作品都比较小,虽然宋代以后作品逐步变得大了起来,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今天的宏大。而且古代作品变大后,书家章法意识也没有今人这么强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书法的发展从中获得了动力。书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从大处着眼,强调章法的周到与和谐。因此欣赏书法首先看章法,然后再看结体、点画和用笔。章法离人们心灵最近,章法也直接反映时代精神。
三是书法艺术的细节欣赏已经进入从看用笔、点画精道到看对比关系丰富的转换期。细节决定作品的格调。但什么是细节,认识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看用笔的细微之处,看结体的布局;而今天看方与圆、正与侧、快与慢、收与放、开与合、疏与密、断与续、枯与湿等诸多元素的对比,对比关系越丰富、越和谐,内涵越深刻,细节越感人。过去的细节是精道,今天的细节是对比关系。
四是书法艺术的欣赏角度已经进入从单纯看笔墨表现到同时看空白表现的转换期。其实从色彩角度讲,书法由黑白两部分组成,可是长期以来,人们看黑的多,看白的少,白的甚至不看。作品中的白,犹如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和水面,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白”,设想这个城市怎么生活?书法也一样,没有白就没有书法,书法的白,有形,有义,有情,能说话,会呼吸,白是音乐中的休止符,是佛家的空,道家的无。
五是书法艺术的理论建构已经进入从经验比拟型到理性思辨型的转换期。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可我们的书法理论还停留在文言文阶段,停留在形象比喻的世界里,比如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印印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若山水、若日月等,不仅外国人费解,就连中国人理解起来也很困难。那么,书法要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书法要走出国门,完善书法的理论建构,进行理论思辨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已经看到不少这方面优秀的理论文章。
总之,书法已经从书斋走进了公共空间,书法创作也好,书法欣赏也好,都必须适应这个变化。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