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学“由经入史”发微
浙学兴于南宋,称得上是儒学的一次新变,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经史并重;经世用实;重于文献;综会博采。四者相贯通,形成了浙学独特的历史面目。浙学能自成体系,重要的一点即如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说“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近代史学家何炳松论浙学兴衰,总结为“由经入史”“由史入文”八字。《浙东学派溯源自序》:“唯浙学之初兴也盖由经入史,及其衰也又往往由史入文。故浙东史学自南宋以至明初,即因经史文之转变而日就衰落。”何氏以浙东学者多专究史学,故称之“浙东史学”。“由史入文”实未造成明清浙学之衰,抛开这一话题不谈,何氏所说浙学“由经入史”而兴则为确论。
众所周知,朱熹批评浙人习气:“浙学却专是功利。”“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朱子语类》)以为浙学因“功利”致学问“博杂”,“博杂”重要表征即好史。他指责吕祖谦因“读史多”,昧于“文理”。门人黄义刚说:“他也是相承那江浙间一种史学,故恁地。”朱熹说:“史甚么学?只是见得浅。”(《朱子语类》)朱熹的批评自当置于宋代“荣经陋史”与“经史并重”之争以及南宋中兴的历史语境下以作认识。而吕祖谦、陈亮皆好读史,欲明古今治理、得失成败,以为鉴世、中兴之用。吕祖谦《馆职策》、陈亮《中兴五议》及上宋孝宗诸书,语落实处,指明治道所缺,非深于史所不能言。朱熹“荣经陋史”与浙学“经史并重”目标一致,而途径、方法、思理不同,遂区为二途。
“由经入史”是浙学崛兴的起点,亦浙学与闽学、湖湘学相异之关捩。经史并重奠立了浙学的基调,浙东学者传习朱学、陆学,大抵是在这一基础上的接受与传承。南宋以后,从史学之盛的角度来看浙学,前后有五兴:吕祖谦、陈亮等“由经入史”,为初兴;宋末元初,以王应麟、胡三省、黄震诸子邃于史,为再兴;元末明初,宋濂、王袆、胡翰、张孟兼、朱廉等长于史,为三兴;明末清初,史学大兴,黄宗羲、谈迁、张岱、万斯同等号为名家,称四兴;清中叶,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绍浙学之统,以史学著,称五兴。由于史学成就卓著,学者甚至称浙学为“浙东史学”一派。这有一定的依据,但浙东史学、经学相依并生、相辅相成,以“浙东史学”统指浙学,无异于以小宗掩大宗,仍有未确。
综观浙学嬗变的历史,其经史并重自有特色:
经、史不相割离。学者兼长经、史,或专擅其一,“荣经”而不“陋史”。经学、史学之盛,此消彼长,未尝相离。吕祖谦等人持论经史不分。北山四先生善治《四书》学及《诗》《书》,兼治史学。黄宗羲讲学,教人以力行心悟、读书穷经为主,兼令读史,然梨洲门人多并治经、史,推毂“浙东史学”四兴。
提倡“实学”。浙学“由经入史”,目的即在此。由于重“事功”,故不免于“功利”之讥。吕祖谦治史以为世用,重于“统体”。后世浙学承其绪,遂有《通鉴》学及编年史学之盛。浙东《通鉴》学发端于吕祖谦,胡三省、王应麟、金履祥为名家。吕氏《读书记》谓史书浩博,不易考知治体隆污之渐,盛赞《资治通鉴》用编年法,“兴废存亡之迹,可以坐炤”,“此观史之咽会也”。其辑有《增节标目音注精议资治通鉴》。金履祥撰《通鉴前编》《举要》,究心史籍,与经训相发明。胡三省撰《资治通鉴音注》《通鉴释文辩误》,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赞其“《通鉴》之功臣、史家之渊薮”。王应麟有《通鉴地理通释》《通鉴答问》。吕祖谦详节《通鉴》外,又撰《大事记》,亦启浙学治史重于编年之习。孙德之作《续东莱大事记》进于朝。黄震《古今纪要》,《四库总目》列之入“别史类”,实亦“大事记”之流。孙德之之书不传,王袆撰《大事记续编》,接续吕氏《大事记》。迨及明末清初,谈迁撰《国榷》,为一代明史巨著。史分纪传、编年,吕祖谦以为二者各有所长,皆不可废,不过著书仍偏嗜编年。后世浙学并重纪传,如宋濂、王袆、张岱、黄宗羲、万斯同皆长于纪传。《元史》《明史》成书,浙人功不可没。张岱《石匮书》与谈迁《国榷》,一纪传,一编年,为私家撰明史“双璧”,从中亦可见浙学风气。
重于文献。吕祖俭称吕祖谦学问“稽诸中原文献之传”。《宋史·吕祖谦传》《宋元学案·东莱学案》沿袭其语。何谓“中原文献之传”,今人众说纷纭。中原文献,简言之,即北宋儒学,不离于性理、经术,并重章句训诂、综会文献。吕祖谦综会文献,兼采汉、宋,折中诸家,谈性理不离经史,治经史不离“实学”。后遂演为浙学文献之统,王应麟、黄宗羲、全祖望、邵晋涵传承尤著。全祖望修订《宋元学案》称王应麟“综罗文献,实师法东莱”,《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称黄宗羲综会诸家,兼有“东莱之文献”。邵晋涵殁后,章学诚叹说:“浙东史学,自宋元数百年来,历有渊源。自斯人不禄,而浙东文献尽矣。”(《与胡雒君论校胡稚威集二简》其二)浙东学者治经,义理、训诂并重,好综会文献。浙学史著亦颇有综会文献、蒐讨汇辑之功,《十七史详节》《大事记》《石匮书》《国榷》等皆是。浙学重于文献还体现在经史互参、章句训诂用于治史上。《增节标目音注精议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音注》《通鉴地理通释》《通鉴前编》尤可为例。从吕祖谦到王应麟、金履祥,再到黄宗羲、全祖望,体现了浙学这一前后相承的学统。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