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小楷写得最好的是哪一位?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书法中的篆、隶、草、行、楷五体已全部产生,并进一步走向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大家,各具特色,对书法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小楷写得最好的当属于“书圣”王羲之,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会认为王羲之不是行书写的最好吗?而且还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行书写的最好这的确没错,然而,作为“书圣”可不是只会把行书写的最好的,而是诸体皆善;
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光芒璀璨的时代,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钟繇是“楷书之祖”,他的《宣示表》《贺捷表》是楷书新书体的早期杰作,但是那时期的楷书并未完全成熟,钟繇的小楷《荐季直表》用笔醇厚,意味密丽,楷笔中微含隶意,是楷书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值得注意了,是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也就是未完全成熟的意思,
然而,王羲之对楷书的完全成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钟繇(151—230)王羲之(303—361),从两人的出身时间来看,王羲之要比钟繇晚一百多年,书法的发展到成熟也是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而人的生命精力有限,故而钟繇没有完成楷书成熟的大任,直至到王羲之出现,
王羲之小楷书法的代表作《黄庭经》,通篇共100行,笔法婉劲,撩笔曳带健朗,横画稍稍提起,浑厚而洒脱,结体灵秀光润,此贴的行距疏朗,通篇错落有致,自然和谐,可谓“气充满而势俊逸”,书法三要素“用笔、结体、章法”处理发挥的井井有条,而《乐毅论》小楷法帖在王羲之的楷书之中排名第一。
魏晋南北朝时代,小楷写的最好的人是楷祖钟繇。
大家都知道,魏晋时期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高峰。诞生了对中国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大批优秀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人物。
楷书在钟繇的时代,尚未完成形成。他在隶书的基础上,创立了这种书写更趋简便的书体,被后世公认为楷书的创造者。历代书论中,都视钟繇的楷书为第一。
有朋友会说,楷书又不是只有小楷,还有中楷,大楷,榜书……。古人所说的楷书,就是以小楷为主。小楷是他们常用的书体。并非和我们现在学习书法,都是大楷一样。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时,称张芝为草圣,钟繇的隶书冠绝天下。可(隶书在当时和楷书同属一类)。梁武帝认为学王献之如画虎,学钟繇书则如画龙。他说钟繇之书,有十二种意:‘’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并称其书为‘’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梁武帝的评论,就成了后世人对钟繇书法的最高评价。
王羲之曾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抗行就是并排肩并肩而行,雁行则如大雁飞行一样,轮流领头,不分伯仲。怀素却不这么认为。有《真不过钟帖》为证。
怀素这样写到:‘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故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所为世之所重以其能。怀素书之不足为道,其言当不虚也‘’。
怀素所说,真不是虚妄之言。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