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有人说汉隶和唐楷被誊为书法发展的两个高峰,而现代书法家却很难突破前人的高度,对此你怎么看?

时间:2022-05-30 07:27:40 浏览: 37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做为民族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做出了卓越供献,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

秦篆,汉隶,唐楷,魏碑,爭相闪耀。各个历史時期都在突出箸时代特怔,成为艺术经典,

改革,进化,发展,并不是突破,是在前进!在图新,这符合历史进程的规律,从甲骨文到如今的数码打字,是中华民族文化进步的印证。

书法也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的在发展进步!而不是寻求突破古人的顛峰,是在寻求时代的特点,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人们做着各种尝试,进行大胆的创新,形成新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景线!

现代书法家出类拔萃的大有人在,但众所周知,不少所谓的书法家,见利忘义,胡写乱画丑书,受到某些人的热捧,一些知名书法家也参入其中,误导了书法发展的正确方向,这种掺杂了铜臭的倾向必须纠正,否则将会严重扰乱中国书法整体水平的提高。

真正意义的书法是始于何时?何人?纸对书法的发展有多重要?

书法始于何时,这是个很有学术性的问题。有人说,书法始于甲骨文,或始于小篆,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看法都不错。

但学术上有一种观点,即书法艺术史的起点在东汉。

东汉草书的出现,才真正确立书法艺术性的地位。而在此之前,书法较偏重于“符号辨别”或“文字记录”的实用性功能。

虽然东汉之前,书法也具有艺术的性质,但此前并没有任何书法欣赏与评鉴的文字。

而直到东汉崔瑗的《草书势》与蔡邕的《篆势》,书法才被纯粹地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是书法史上的大事件,标志着文字由实用而迈进艺术的殿堂。

东汉的另一个大事件,就是纸张的发明,这也是把书法推进艺术之门的大功臣。因为纸张的出现,才使人们发现笔法的肥瘦、疾徐、浓淡、枯湿、方圆等丰富的趣味。

纸张使书法释放了真正的光彩,确立了书法美感构成的艺术本质。

东汉碑刻的盛行及书法家的出现,则是书法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的又一因素。之前虽然也有碑刻,但数量极少,且专司书法一职的人几乎没有。而东汉刻碑盛行,出现大量专门写碑的书法家,人们对碑文及书法笔迹益发重视,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事实上,东汉几乎出现了书法五体,虽然此时的书法并不完善,但说它是书法史的起点,似乎是非常有道理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的起源,如果真要追溯起来,可能要从文字的源头说起。甲骨文是我现今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从这个时候起先民们在书写中已经注入了自己的审美。文字的演变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很难说是某个人的独创。当然书法艺术的觉醒,要稍晚一些,从汉代开始有了书法的理论著作,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书法艺术的真正萌芽。纸张的出现对书法的影响很大,使得原来竹简每一个独立的行之间有了关照,纸张的材质也为墨色等的变法带来更大的空间,书法的审美元素日趋多源。一点拙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