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真的是从甲骨文就开始了吗,如果不是,从什么时代开始比较合理?
书法的诌形,应该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开始,先后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已有十多万片。因此,是研究商朝文化的重要史料。甲骨文在文字学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编年史有记载),以此类推,秦以后中国书法慢慢就形成了。从后汉东晋,一直到唐朝,中国书法是最鼎盛时期。
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
据我的愚见,所谓书法,就是写出了艺术水平的字,难道甲骨文还不够这个标准吗?
甲骨文之为书法,已经为顶尖的学者和书家所公认。很多书家还用甲骨文创作书法作品。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
另外从字体演变来说,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小篆,篆书以后出现隶、草(章草、今草)、楷、行,这里面书法美的特性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书法的发展,分明是东晋下传宋齐梁陈隋唐,为何大家都以为隋唐延续的是魏碑呢?
书法的发展历史,应遵循其内在变化和轨迹。
书法作品所处的朝代,作为参考,与作者本身关系较大,历史环境可以研究作者本身的境地,继而延伸到书法自身。
就像一个人中了个彩票,这是作品书法。而他的工作,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就是朝代。有一定的关联。并不能成为直接主因。
是对书法能够作为一个学类整体,能够有分割加剧的看法代入趋向。
谢谢你的提问。你的提问是楷书与魏碑 有没有一致性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当然是有一些一致性的,所以,隋唐时代,也不是完全都是“楷书”,而是楷书魏碑并存的。
中国书法史上是没有“魏碑”这个说法的,清代才提出“魏碑”。而楷书这个词,起码唐代也没有。
东魏《敬史君碑》。
魏碑,指的是产生于北魏时期的碑刻书法。
清代以前对这些书法,基本没有什么研究,也没有引起过重视。因为,魏碑是一个被唐代以后遗忘的书法。
但是,清代对魏碑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分析“魏碑”书法产生的原因,也没有区别同样是“魏碑” 书法差异却是很大的。
比如说《爨龙颜碑》与《瘗鹤铭》、《郑文公碑》的笔法风格差异很大,与《始平公造像记》的笔法风格的差异也很大。
这样,对于我们现代书法研究,也就带来一个问题。
《瘗鹤铭》。为什么有的魏碑与楷书差别不大?为什么有的魏碑与楷书差别那么大?
这些问题完全是传统中国书法史的错误造成的。
传统的中国书法史,实际上是一个王羲之书法体系。
这个书法史分两个阶段认为,王羲之以前是大篆小篆,然后是隶书。隶书之后一变,就是楷书了。
所以,从王羲之开始就是楷书、行书 、草书的书法时代了。
《郑文公碑》。但是,历史事实是,楷书不是因为王羲之的整理成熟,一下就流行全国了,而是隶书在王羲之时代继续使用、发展、变化。
一部分接近王羲之的书法就是楷书体系,一部分与王羲之书法风格不同的,就保留了一些隶书的尾巴。
这些有隶书尾巴的书法,大部分就是“魏碑”。
为什么魏碑书法体系里差别很大,而楷书体系差别不是很大?
《始平公造像记》。这个道理恰恰就是因为,魏碑直接从隶书演变,因为隶书的风格是从民间书法发展过来的,所以,风格特别多,而魏碑也是民间书法家对隶书的楷化,所以风格差别很大。
而楷书是限制在比较传统的书法家体系的。
例如,王羲之学卫夫人,卫夫人学钟繇,钟繇据说是学蔡邕。
而王羲之又传王献之,王献之传羊欣,羊欣传王僧虔,王僧虔传智永,智永传虞世南。
那么,在这样比较单传的一个书法传统里,书法风格和用笔方法,自然就差别不是很大了。
王献之《洛神赋》。而魏碑书法的使用者占绝大部分群体,所以, 有广泛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但是,魏碑也是不断发展的,最后与楷书不谋而合。
隋仁寿三年(603)的《苏孝慈墓志》所以,隋唐时代的书法,看起来有点不像“楷书”,这是因为,我们长期并没有学习魏碑,对魏碑非常陌生。
包括今天我们都说欧阳询的书法有魏碑遗迹,但是,古代就没有这样的看法,因为古代没有魏碑这个概念。
欧阳询《皇甫诞碑》。事实上,有不少“魏碑”非常接近楷书,只是没有承传这些书法。
那些接近楷书的书法,实际上也就是接近钟王书法的风格。
隋唐时代,书法的统一性有了很高的自觉,所以,抛弃“魏碑”也是历史的必然。
书法在隋唐时代趋于统一,说明王羲之这个书法体系,在书写便利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王羲之的书法体系,从东晋也是不断扩大的。例如,东魏的《敬史君碑》中,有好多字属于王羲之体系的行书写法。
隋代的《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都已经很接近楷书了。
只是近代才提出魏碑问题,同时又学习魏碑了。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魏碑中有些书法作品,也是楷书作品楷书风格。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