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魏晋乱世为何书法名家辈出?还诞生了一个“书圣”王羲之?

时间:2022-05-30 07:53:21 浏览: 256 作者:笔墨纸砚网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乱世时代,但其书法艺术却得益于同时期社会文化的环境的滋养。

首先,从政治上看,那时的世家大族是一个特权阶级,有从事艺术的优越条件,由于处于有闲阶层,所以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质基础去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如我们所熟知的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官至右将军。

并且在魏晋,要想跻身于名士阶层,书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艺。并且随着玄学的兴起,文人在艺术方面的修养,才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仕途。

其次,从社会风气上看。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时代更迭迅速,但是人们崇尚文艺的社会风气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上层书家涌现,与此同时,平民想要跻身上层社会,更要注重在文艺方面的修养,书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再次,魏晋时期,佛教开始盛行,那时还没有印刷术,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抄经开始盛行,抄经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对字体的要求也很严格,由于佛教传播范围的扩大,对抄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抄经成为一种职业,从事抄经的“善书”之人也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推动了当时书法艺术的艺术迅速发展。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逢乱世,但当时社会对文教却极为重视,特别是书法教育,更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甚至把书法列为童子业的必修课。

由此可知,魏晋虽乱世,但却是我国书法艺术取得高度成就的时期,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书法名家。

时代风尚使然。上有所好,下有所兴。

曹魏之时,曹操酷爱书法,常与韦诞,钟繇谈论书法。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官至太傅。是曹魏时期书法的象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钟会,卫瓘二人不会陌生。钟会为钟繇之子。钟会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对魏晋书法的影响巨大,卫凯,魏尚书仆射,善草书,子卫瓘,魏灭入晋,官至太保。得张芝草法。卫瓘子卫恒,也是当时的大书家。卫恒的侄女卫烁,便是大名鼎鼎的卫夫人。卫夫人之所以名垂千古,便是她教导出来了一个万世书圣王羲之。师以徒贵!

从三国至东晋灭亡,前后二百来年的时间里,安定的年代只有三十多年。西晋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之后,司马睿在王导,王旷的建议下,南渡建康,建立东晋。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王旷,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氏家族在东晋十分显赫。“王与马,共天下”,就是王家在东晋时期的写照。王家与卫家为表亲,都有善书的传统。当时,士以不工书为耻。家学的渊源与师传,能书之人辈出。王羲之妻子的郗氏家族,至交谢安谢氏家族,庾氏家族,在当时都是书法的世传名家。在相互的书信往来中,都以自己的书谏被对方收藏为荣。

王献之经常用心书写给谢安,对身边的人说,这封信丞相一定会存留。每次谢安都在他的书信背后写回信。为此王献之感到非常遗憾。在崇尚书法的年代的,并不以乱世或是治世来决定。大家都把写好字当作一件荣耀的事看待,人人都会努力的去写。

现代的安定,是前所未有的。但书法家崇尚的书风是古拙,要想获得认可,就得迎合评委的口味。假如评委喜欢魏晋风度,魏晋风格的书作便会流行天下。书风的流行,其实只是在于当时倡导的少数人身上。你写的如他们的意,便能从中获益。即便古代,也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