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书法家对书法的继承与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辛亥革命后,西学开始成风,中国人开始用钢笔等硬笔作为日常书写工貝,使用毛笔的人逐渐减少,对传承的毛笔书法艺术是一种损失,原先同日常学习使用关联的书法,成了少数人才能从事的艺术。
行书由于与实用关系密切,表现力又较丰富,所以民国书法大家中几乎都以行书成名或善写行书,如张宗祥、沈尹默、陆维钊、潘伯鹰等等。
沈尹默以二王为主,兼习古代各名家法书。他的行书用笔精到,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他的《沈尹默行书墨迹》等多种字帖,对书法教育贡献很大。
陆维钊书法各体皆能,尤善篆隶,行书博取唐宋诸大家,主张碑帖互通,其作品结体开张,笔势险劲,意韵深厚而雄放,他是我国新时期书法教育的开山功臣。
沙孟海的行书融会了传统帖学与碑学之长,线条稳实用笔丰富,结体紧结而向上作斜势,有魏碑字势又有明人行草洒落风度。他以阳刚为主又不乏秀美之灵气。沙氏书法也是当今书坛高水平的典型。
启功是著名学者及书画家,大家最熟悉了,行书自成一格,结字内紧外拓清朗有神,书卷气浓厚。是当今书法界公认的巨擘。
当代或许受影响吧,搞行书创作的占大多数,书法大展上丰富多彩的行书作品显示了这方面的成果。
楷书发展到了近现代,多数人认为没有什么大建树。如仍有所振起的话,赵之谦,沈尹默,李叔同,谭延闿等等有所起色。
于右任,林散之等人把草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起到了改正笔风,加强了书法与国情做到紧密相连。启迪自励,唤起民众,投身救国,战胜强盗,击败侵略者的笔伐作用!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