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法为什么难出大家?
谢谢应邀
当今书法无大家,主要是有二点:
一,书法家读书少,甚至是完全不读书,没有文化作支撑,学养不足而走入死葫芦。
二,死临帖而无独立思想个性,死噱技巧而失天然,以法为借口而不想进取,成为纯粹的写字匠而作品俗于骨内,千篇一律的暮气而无文化蕴藉,线条看似有功力而实质无深情。
书法要出大家,书法家必须读书为首,综合艺术修养似之,个人风格又似之,艺术家的进取,将永远是在学习的路上,而不是终点。
这和环境风气有关,练字就为了升官发财出大名,哪能出大家呢?!
王羲之距今一千多年了,他的字就没人能超越吗?
说到王羲之的书法地位,那就要看看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及汉字的发展历程。
就拿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来说,这是完完全全属于王羲之的作品,也最能体现王羲之的风格。不但王羲之的书法,连文章本身都是王羲之写的。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用的是行书,行书是被认为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魏晋时期的草书还处于章草向今草的过渡阶段,当时日常用的是比较规整的新隶书。介于新隶书和章草向今草转化的草书之间的这种书体就是早期行书。
明代人孙鑛说,“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意思是说汉魏时隶书是正体、钟、王的小楷乃是从隶书演化出来的行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最早的楷书就是比平时用的行书写的更端庄一些。
下图,最早的楷书,钟繇《宣示表》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行书行成、楷书诞生的时代。王羲之在这个过程中是行书的倡导者、楷书的发展者。王羲之及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所处的时代起了继承发展的作用,让书写的文字变得更美观。这就是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今天楷书成了通行字体,文字变得简化,印刷等方式都让书写文字变得不那么必要,也就是说文字的发展是退化的。今天的人怎么可能再追得上王羲之,更别说超越。
羲之此台,有柱四焉
钟張卫献,四柱如山
颜欧柳赵,各得一偏
颜得其雄,欧得其严
赵得其秀,柳合欧颜
东坡巨才,仅得其闲
诸如明清,再无可观
及至现代,皆为胡缠
——伟哉羲之,日月经天!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