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涛主要经历
刘立涛主要经历
刘立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工艺美术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现代水彩画院画家,黑龙江省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员,深圳龙合天国漆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牡丹江市水彩粉画艺委会副主任,牡丹江市漆画艺委会副主任,牡丹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注册设计师。任教于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专业主任。2017年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漆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班。
中文名:刘立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哈尔滨市木兰县
出生日期:1982年1月
职业:教师,画家
毕业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物语之林海雪原的记忆》《自然印迹-大地之春》《物语乡愁》《关东厚土》《故乡的原风景》等
主要参展
2017年担任牡丹江市美术双年展初评评委
2017年漆画《物语乡愁之三》黑龙江省第九漆画双年展特邀参展作品
2017年漆画《物语乡愁之三》入展漆源汇聚当代中国漆画精品展并被收藏
2017年漆画《关东厚土》入展“龙江丹青中国梦”黑龙江省美术书法作品晋京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7年漆画《故乡的原风景系列》参加漆语--国家艺术基金漆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作品展武汉光谷美术馆
2016年漆画《关东厚土》入展第四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中国美协南昌美术馆
2016年受邀参加2016首届当代全国漆画新锐提名展厦门
2015年漆画《故乡的原风景之三》入展2015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中国美协厦门美术馆
2014年水彩《密林深处》获“情系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全国产(行)文联美术精品展览”优秀奖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山西美术馆
2014年水彩《故乡的原风景之三》入展黑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哈尔滨当代美术馆
2013年水彩《故乡的原风景》入展“四季龙江入画来”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
2013年水彩《那山那水》参加“情系雅安灾区无底价赈灾慈善义卖”所得善款捐与灾区雅昌艺术网腾讯公益基金
2013年水彩《物语之林海雪原的记忆》获黑龙江省第八届文艺精品奖
2012年水彩《物语之林海雪原的记忆》入展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
2012年水彩《物语之2012这个夏天的记忆》入展黑龙江省第六届水彩画双年展省美协、禹舜美术馆
2011年漆画《物语乡愁》入展2011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中国美协、厦门美术馆
2010年漆画《自然印迹》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作品收藏
2010年漆画《共铸辉煌》入展“从河姆渡走来—2010国际漆艺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福建省美术馆
2010年水彩《绿叶飞花》入展中韩水彩画家交流展禹舜美术馆
2008年水彩《一抹余晖》入展黑龙江省第四届水彩双年展
出版发行
主编《色彩构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论文发表
浅谈小户型设计与装修发表《艺术研究》2010
色彩写生课教学方法探析发表《美术教育研究》2010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课程改革与探索发表《美术界》2016
与漆结缘---浅谈漆画艺术之美发表《美术大观》2013
高职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发表与《美术教育研究》2016
2016年黑龙江省青年专项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结题
作品欣赏
吕品昌的人物履历
1978年 9月考入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
1981年 西北之行,第一次考察云岗、龙门、麦积山、大足等石窟艺术,深深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和感染
1982-1983年 留校任教后,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深造,接受严谨的雕塑专业基础训练。其间再次赴麦积山、龙门及敦煌石窟,较深入地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品味传统文化气质和精髓
1985年 9月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研究生。
1987年 赴香港举办展览和学术交流,强烈感受到现代文明的节奏并对西方现代陶艺的面貌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1988年 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先后赴河南禹县、江苏宜兴制陶。创作完成《阿福》、《蚀系列》、《山系列》、《自我之意象》、《着夜礼服的人》等30余件作品。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一种具有高度适应弹性的艺术媒体--论陶瓷缺陷肌理及其对雕塑介入环境的意义》。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破例以大篇幅文字和所有美术版面介绍其作品和论文,并刊发邓福星先生艺评《出于泥水,超以象外--论吕品昌陶艺语言的开拓性意义。
1989年 雕塑《力量的孕育》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并获江西省第八届美展一等奖。陶艺作品《风之声》选送日本参加《第二届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并随中国陶艺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出席研讨会,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该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 赴安徽宁国制陶,开始《中国写意》系列作品的创作。陶艺《祭瓷女》参加全国陶瓷艺术展,获二等奖,并被日本恩巴现代美术馆收藏。发表论文《泥性·做工·感觉·观念》(中国美术报)、《充满活力的20世纪现代陶艺》(江苏画刊)、《论陶瓷缺陷肌理的审美品格》(美术史论)。 1991年 12件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新人新作展》;系列《中国写意》、《阿福》作品参加《北京·1990国际陶艺邀请展》,并在研讨会上介绍作品。该年《美术》、《了望》海外版、《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艺术世界》、《装饰》、台湾《艺术家》、日本《艺术与生活》等报刊杂志,系列刊登了作品和评论文章。 1992年 继续创作《阿福》作品,其中《笛童》入选《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系列作品和评论《纯化陶艺语言的探索·吕品昌陶艺新作评析》发表于《装饰》杂志;报告文学《超越泥火的人--记吕品昌其人》出版。该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第三次赴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石窟考察。 1993年 开始《石窟》系列作品创作。作品《阿福之家》获《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金奖,由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并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处。论文《陶艺特质诠》发表于《文艺研究》和台湾《陶艺》杂志。该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江西省学术带头人称号。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3年-1994年 任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1994年 7月调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任副教授。10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吕品昌陶艺·雕塑展》及展览研讨会,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作了展览报导。研讨会记要发表于《美术家通讯》、《美术史论》。
1995年 调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筹建陶艺工作室。8月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举办《吕品昌陶艺雕塑展》,并获最佳展位奖。《美术》杂志介绍作品并刊发何燕明教授《绝非苛术·看吕品昌陶艺雕塑展》艺评。北京电视台《文化潮》栏目,拍摄并播出专题片《吕品昌的陶艺世界》。
1996年 赴韩国参加96国际陶艺雕塑研习营展览及研讨会,并制作完成大型陶雕《圣城》永久安装在Chonbuk省梅桑国际公园。参与策划和组织由文化部主办的《陶瓷的国度·中国当代陶艺世界巡回展》,作品《石窟》、《阿福》由文化部收藏。作品《石窟NO.2》参加《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展》;系列《中国写意》作品参加《感受泥性·中国当代陶艺邀请展》,作品均由广东省美术馆收藏。创作完成江西井岗山革命纪念碑青铜主雕《希望》。
1997年 作品《笛童》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展·雕塑展》。应邀执编《美术文献》陶艺专辑,发表论文《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文化的建设性姿态》和《从陶回眸》。
1998年 赴宜兴创作,完成陶瓷与金属相结合的探索性作品《混沌的失却·1998》。该作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教师作品展》和《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邀请展》。完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大刀雄见》之泥塑放大。编著出版《国外现代雕塑》画册。
1999年 继续深入《阿福》、《石窟》系列创作。青铜雕塑《陶陶,一岁半了》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编著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当代陶艺》和《世界浮雕艺术》。完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枪林弹雨》的泥塑放大制作。作品《历史景观》参加文化部《迎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获银奖
2000年 参加《走向新世纪·世界华人陶艺家千家之烧大展》,创作大型室外陶雕塑《遗迹物》。3月作品参加《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广州,获银奖。出访欧洲五国。4月作品《一种状态》入选青岛《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历史景观》获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澳门回归展银奖。
2001年 继续《历史景观》的系列创作,在中央美术学院陶艺研究生课程班实施一系列特色教学课程,完成一系列课题为《模特儿》的示范作品。3月作为访问学者记问澳大利亚悉尼美术学院做学术交流,同年5月在香港举办《吕品昌陶艺雕塑展》。
2002年首度出访美国参加《美国阿其布瑞艺术基金会年度纪念展》。
2003年《开放的时代——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十大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并获学术提名奖。
2004年 晋升为教授 。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 四件作品获优秀作品奖。《东亚国际陶艺交流邀请展》、《首届美术文献展提名展》。
2005年《疏通、扩散-韩中日国际陶艺展》、《雕塑百年·雕塑展》、《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
3月访问美国在阿尔佛雷德讲座 。
2006年《第五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学院雕塑家作品展》、《2006韩国斧山双年展》、《中国美术馆陶艺邀请大 展 》 中国美术馆;《世界当代陶艺文献展》2006年“复兴.崛起”中国郑州囯际雕塑年展;出席台湾“亚洲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研讨会”;3月访问瑞典在konstfack艺术学院讲学 ;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支持计划” 。
2007年《中国长白山国际雕塑创作营展》《“物语”新雕塑邀请展》《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展》 完成中央美院雕塑糸系列基础教材《陶艺》的写作。3月学院任命雕塑糸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7月带糸四年 级同学访问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中美学术交流, 在州美术馆举办讲座。后访纽约、华盛顿和波士顿 。
2008年 3月出席美国国家陶艺教育年会并做演讲. 5月应邀在瑞典美术学院执教三周,访问丹麦和挪威. 6月完成奥运场馆雕塑“太空归来”。 录取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7月底访问台湾,接洽‘大陆陶艺赴台展’事宜。8月参加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艺术大展评委9月出席西安国际陶协年会并主持中国陶艺家介绍论坛。10月出席中美陶艺教育年会论坛并演讲。获中央美院艺术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换届出任副主任。11月参加杭州陶艺双年展并演讲.。第三届西湖雕塑邀请展:主持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展览”
2009年2月出席景德镇市美协第八届代表大会并讲话。3月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6月主持李茂宗陶艺展研讨会:出任“11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类:综合设计类初评评委:7月获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 中国城市雕塑“徐悲鸿奖”;
7月赴台主持并策划“大陆当代陶艺展”在台湾开幕并研讨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创作完成红色特工糸列肖像《李克农像》《钱壮飞像》《胡底像》《熊向辉像》《申健像》《陈忠径像》:出任厦门“11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类终评委: 出任济南“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初、复评委:江西九江德安袁隆平像落成;11月第二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审和展览开幕“周国桢艺术馆”在湖南开馆,捐赠周国桢塑像。
2010年2月《世界知识》画报封面人物介绍。4月8日第二届中国美协陶艺委员会成立,任艺委会副主任。18日“z67展”在景开幕,出席并讲话。5月获建设部、文化部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7月雕塑系大楼加层工程开工。8月丰城丰水湖项目完工。9月赴哥斯达黎加大学讲学。第二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审和展览在新美术馆开幕。10月广昌毛主席像竣工;11月8日杭州中国雕塑教学与创作研讨会。上饶“三清映月”雕塑竣工。广昌广昌路上竣工落成。12月第二届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换届,任秘书长。
2011年 1月12日随造型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2月13日应香港“凤凰台”之邀访港。18日徐熙像在南昌落成。2月28日天津美术馆收藏阿福-母子。4月接受[美术观察]陆军访谈,专题雕塑如何面对公众?。5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陶艺-雕塑]专著。
9月28日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及第四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审和展览在大同开幕;
10月9日应美国国家教育年会邀请赴美摩根城交流表演泥片成型技术。访美期间还访问了匹兹堡、芝加哥、纽约。10月20日美协批复吕品昌为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及6位新增委员。29日中国国家画院30年院庆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我有六件作品参加。
11月10日周国桢展在美术馆开幕。25日赴大同与耿彦波讨论确定双年展作品收藏事宜。12月22日至31日任商务部援非艺术项目专家组长,同段海康、张伟一同赴埃塞俄比亚访问。
2012年1月8日上饶“三清映月”雕塑获“江西省十佳建筑”称号:13日作品‘触摸世界’参加纸.非纸中日纸艺术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
获奖及荣誉 时间 主办单位 获奖名称及内容 等次 2000.7 北京市美协、市文化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作品展》抗战群雕 金奖 2000.3 广东美术馆广东美协 《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景观》系列陶艺作品 银奖 1999.12 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 《中国艺术大展、澳门回归美展》,作品《历史景观》 银奖 1999.12 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作品《陶陶一岁半了》 优秀奖 1993.8 国务院国家人事局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5 国家体委中国美协 《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作品《阿福之家》 金奖 1993.5 国家人事局、国家教委 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1999.9 中央美术学院 获先进工作者表彰
-
一、淄博市书法家排名? 淄博市有多位名家,老的有王一川,候宇爽,王颜山等。年轻的有赵长刚等 二、淄博市书法家排名? 淄博市有多位名家,老的有王一川,候宇爽,王颜山等。年轻的有赵长
-
石头有很多,最受普遍欢迎的有四种颜色。 第一,正能量的红色。从闻名遐迩的鸡血石,到长江红等各类红石,红色在石界已然是具有正能量的颜色。全中国可能有无数以“鸿运当头”命名
-
一、侯玉麟的介绍 侯玉麟,了迟,净庐主人。(1966年7月-2009年11月),山东曹县人。曾任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理事, 菏泽市书协主席,菏泽市政协常委,曹州书画院专职书法家 。书法作品
-
唐伯虎的后代? 唐伯虎有一个女儿、一个嗣子、两个侄子。 唐伯虎后代一览: 女 唐氏,沈氏所生,许配给好友王宠之子王阳(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生一女,许王氏国士,履吉之子。) 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