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苏轼的书法格调高,他的书法好在哪?
为什么说苏轼的书法格调高,他的书法好在哪?
一幅书法作品,审美品评高低就是要看格调,格调是什么?就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内涵,符合正统的观念和审美意识。比如正大气象在历代许多书家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苏轼的作品也不例外。
以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作简单分析:在结构上苏轼主张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在此帖中得到充分应用。在章法布白上通过字形渐变小,字形渐变大,速度由慢到快,笔法由粗到细,字距和行距疏密变化。这些艺术处理技法,反映他心潮澎湃,悲苦齐涌的情绪。是诗、书、情、完美结合的经典作逗卜品。苏轼自云:我脊亩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此帖在伟岸风格中有正大气象″。天真烂漫,大巧若拙。字里行间飘荡着他过人的才华之气。
北宋时代的书法,继承唐代风气,严整重法,也是一种社会习气。但是,苏东坡不在此列,他的书法倡导自然适性,不大唯法是举,而是,像魏晋人那样自然本质。所以,苏轼的书法山野穗没有法度森严那样的作品,也没有狂放不羁那样的作品。而是直抒胸臆挥笔潇洒的那种自在。他的书法点画,往往丰腴酋美,个性非常鲜明。
书法到五代时期,杨凝式的书法从欧阳询的法度森严中,已经有了萧散的味道。但是苏东坡的书法,更具有个性表露的精神。他的作品,往往任性而为不拘一格。他著名的《寒食帖》后面,有黄庭坚的一个提拔。大意是说,由于苏东坡太抒发自己的一时感受,恐怕,很难重复这样的作品,即使他再写一次,也是写不出来的。所以,《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在宋四家中,苏东坡的书法是最有烂漫天真气质的一家。
在苏轼的书法袜空重点是在于写意境,他能利用自己对书法的艺镇弯术理解从而御好闷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在书法里,十分厉害;他的书法好在能够使用传统技法和自己的创造力相结合,下笔一气呵成,能够达到自己的心理和手的相通,风格十分独特。
首先是扎实的书法功底,然后是在书法融入精神与情绪,把尚意书风推向高峰,富有个性和创造力,最后带局做是多元而包容的审美观:“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我蠢衡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更重要的是苏轼的“无法”是以“法”为基础,腊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这与后世那些一味追求个性和创意的书家是不同的
因为他重在写意,而不是单纯的写字,他把他虚搜晌的感情全部用自己写的书法表达了出来,他对书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解,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造漏友力和想象力,不是简单地去模差锋仿,形成了深厚朴茂的风格。
他的书法好橡和就好在他的字写得漂亮,书法字体苍劲有力,非隐返常有气势,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磅礴大气,有很梁携盯深的意境。
苏轼的书法特点有哪些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谈族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上,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又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在书法艺术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擅长行、楷、草书,尤其是行书,精妙绝伦,为世人称道,其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自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后,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楷行皆佳,其楷书代表作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行书作品有《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武昌西山诗帖》、《答谢民师贴》、《渡海帖》、《覆盆子帖》数十种。其行书作品或沉静如水、或风驰电掣、或天真烂漫,风格多变,形成了深厚、劲拔,既淳朴而又灵便,似甜润而不乏生辣,貌妩媚而奇崛其间,朴实无华而深厚质直,既纵擒有度而又恣肆挥洒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凤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仔细推究,其书法艺术有如下特点:
1、 用笔丰腴,用墨肥润。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用笔丰腴是其书法技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横细竖粗,东坡的书法一般横画较细,特别是长横画,求其筋骨而少肉;竖画用笔基本上都铺毫较多,比较肥重,这样整体看来,就形成了横向空间较密,纵向空间较疏朗得视觉效果。二是撇肥捺厚,左右舒展。撇画中,短撇较为厚实,长撇要么起笔较重,要么收笔较重,笔速较缓,尤其是撇和捺在担任主笔的单体字里,尤其明显。三是转折自然,不留痕迹。东坡的字转折用笔,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笔圆润,切锋极少,毫无绝壁林立,斧凿刀砍的生硬感;二十擅用藏锋,转折用笔大都深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三是用墨黑厚。东坡的字首先黑,据说常用宿墨,漆黑发亮,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东坡的用墨还黑厚,纵观东坡各帖,极少有飞白和枯笔出现,注墨较多,酣畅淋漓。
2、 结字扁平,错落有致。
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行书等作品中,有突出体现。大部分的行书书法家,要么端正,要么纵逸,在苏轼以前,除隶书、魏碑外,极少有人结构扁平。其特点有:取横向之势,这就要求在处理的时候,从字形上讲横画较长,竖画较短,撇捺较长。从用笔上讲,凡是纵向用笔一般起笔、收笔较重,藏锋较多,看起来笔画虽短,但短粗有力,字形稳重,端庄,字字丰润;凡是横向用笔一般露锋较多,与其他笔画承接转合,连带游缠,潇洒、流丽,丰富多彩。
3、轻重有致。
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4、左突右撞。
这是指东坡在书写时的章法上,字势横向布局,要么取左势,要么取右势,来回变化,跌宕起伏,好比猛虎跳涧,抑或羚羊蹬踏,左右相戏,东西乱窜,错落有致精彩异常。这在其《李太白仙诗卷》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此作品字势横向,左右从一开始取势变化明显,比如第一句“朝披梦泽云”,“朝”字左顾,“披”字右盼,锋弯“梦”字又复左顾, “泽”字复右盼,至此卷的后半段,这种趋向变化更是夸张明显,加上连带牵丝、浓淡、欹侧、大小变化,绝妙无比。宋金著名诗人施宜生谓:“颂太白含基弊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5、妩媚天真。
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这种特点,是与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的,也是和宋代书法“尚意”的时代特征相联系的。当时的士大夫文人都把书与画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而苏轼被视为“尚意”的领袖。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苏轼留下的作品中,以信札和即兴的诗文为主,而极少刻意去抄写前人和他人的诗文。又正因如此,通过他留下的书法,又进一步验证了他所阐述了的书法观,即“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意而已,以其不求售也,故得之自然”。这也是最能体现东坡“我书造意本无法”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
-
匿名2023-10-22 22:00:01质地滋润。
-
匿名2023-10-22 21:20:01让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信心。
-
匿名2023-10-22 20:50:01让深思。
-
行书的字帖推荐 行书的字帖推荐介绍如下: 1、《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
-
工艺美术师证书考试的步骤如下: 1、报名:首先,你需要关注相关的考试信息,如考试时间、地点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报名通常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并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 2
-
本文介绍如何写好毛笔字方面的知识,写毛笔字如何运笔呢?运笔所谓运笔,是握肢指用毛笔写出笔画的过程。讲运笔,实际上是要考虑毛笔在书写过程中锋毫聚散状态的变化。这可以从三个
-
知名书画美术家曹德春简介 兰州画家曹德春 代表作《鹰击长空》 曹德春,号陇上野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协会终生常务委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书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