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篆刻前要先学点什么
一、学篆刻前要先学点什么
看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的内容安排就可窥见一二。
先生的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所述,为篆和印,其中,第一章述篆下,有:一、文字之由来;二、文字构成之因素;三、篆刻之演变。下编才是篆法、章法、刀法、款识等内容。可见,大师的看法,是拿刀前得先学文字、学六书(文字的构成)、学文字的演变,这些也是学书法的基本。
之后,下编第一句话,先生就说:“印以篆文为主,故学刻印,必先通篆。”也就是要学习写篆,所谓篆法。不认得篆字,安能刻篆正洞印?不识篆字,不通六书,刻出来的自己都不认识,别人自然也不会认识。
然后才是章法,知道朱白文,知道常规下字的排列方式,知道姓名印的正宗等等,之后才能排列好印文。
同时也要多看前人的印谱,但是当代人的作品初学不宜多看,就好像练字时宜多临古一样。看得多了,许多学到的理论就有处安身了。
当然不是说这些必须的全部都学会了才能开始篆刻。虽然那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对我们来说不实际。这些确实是基本,不过可以边刻边学,防止学一明清渣段时间基础而对篆刻的兴趣就丧失了。但是以我的学习经验来看,还是把基础打牢了好,因为我之前仗着自己有几年书法的功底,对于基础没有很认真地学就直接刻印,结果处处碰壁,到头来,还是得从头学。
给你推荐一本教程吧,就是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大师的作品,也本就是先生教学的讲义。不要看那些所谓专家的教程,他们的水激悄平肯定比不上邓先生的,而且也难保他们说的话没有大段的错误。
最后祝你成功。对于古典的艺术文化,当今社会缺失的实在是太厉害了,多一个人学习,老祖宗的东西就多一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可能。
先学书法和文字学,没有这样的基础,则只会刻字,很难领悟篆刻艺术的真谛。
先学梁卜篆书,再了解文字起源,只会查字典,就太失败了,还有就是刻刀用永字牌败滑的,20块钱以上的,印石有四大名石,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别的不好察渣腊用,也不贵,十几二十块吧。要多留意!赵之谦、吴昌硕的印谱都要看…西冷印社的都有用!
篆书,这是必须学的
什么都不用学,直接准备好工具就可以上手了。
二、篆刻的三法
篆刻的三法如下:
印:篆刻的基本形式,是篆刻的最终目的。篆刻师要将印章捏入印泥中,拍平印面,并掌握力度和节奏,使图案、文字等正确清晰印出
刻:篆刻的核心,需要长时间练尺兆习和磨练。指刻刀刻出图案、文字等的技法,是篆刻的基本技法。篆刻师要根据所刻制的内容和所用的印材,运用刻刀熟练地刻出所需的图案和文字,以精湛的技巧和敏锐的眼力塑造出表现作品特色的刻痕。
磨:指将已印好的篆刻印面用墨水或颜料磨亮的技法。这是为了使图案、文字等更加清晰、生动、有层次感,突出表现作品的特点。在进行篆刻过程中,三法的技巧都要熟练娴熟,并互相协调配合,方可刻印出具有实际价值的篆刻作品。
拓展知识:
篆刻三法作为篆刻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传统篆刻的制作和欣赏具有重要纯困烂意义,也为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艺术风格的转变,篆刻三法的应用和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使得篆刻艺术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凿法通过刀法凿刻出线条的粗细变化,摩法通过摩擦制造光泽和细腻效果,印法是将已刻好的印章按照一定方法印制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这三法综合运用可以使篆刻作品更加出色,它们对于篆刻技法的发展和现代篆刻艺术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篆刻中,凿法、摩法和印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篆刻作品的质量与刀做漏工、摩擦力度、印迹等因素息息相关,需要篆刻者在技法上融会贯通。凿法为作品提供了线条的基础结构,摩法赋予了作品立体感和光泽,而印法则决定了作品的最终效果。
三、篆书的基础知识
篆书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字体。按照汉字的沿革规律,从甲骨文算起,籀文、钟鼎文、草篆等属于“大篆”系统。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篆书的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篆书的产生
篆书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字体。按照汉字的沿革规律,从甲骨文算起,籀文、钟鼎文、草篆等属于“大篆”系统;玉筋篆、汉篆、唐篆等,又属于“小篆”系统;石鼓文体形多似籀文,亦属“大篆”,但据近代 考证,指为秦国刻石。它可以说是小篆来源的典型文字。
大篆不容易识别,一般泛称“古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宰相李斯负责简化规范而来,故也称“斯篆”。按时代分,它是秦系文字,又称“秦篆”。这种字体就比大篆容易识别了。
二、篆书的特征
篆书的结字装饰|生很强,在艺术上更是具有赏心悦目的欣赏价值。时隔上千年,书法和篆刻爱好者还孜孜不倦地去临摹它;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还为之撰写出大量的考证文章;现代的书法篆刻展也为篆书——这种古老的书体留有一席之地。这些都说明,它虽然已没有实用价值,但从书艺角度上,还是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
篆书的特点也随时代而异。甲骨文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这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工具是刀。籀文多数是左右物卖凳均衡,“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王国维);钟鼎文从周代到春秋战国,变革也很多,直至罩旅演变为小篆,从总体上看,多数还是不露棱角,以圆笔为主,笔画上粗细相仿。石鼓文、秦篆则笔画圆润流畅,只有落驻而无提顿,且较大篆为整齐。
三、篆书的笔法和结构
学习篆书,多从小篆入手,因为它的笔法和结体有规可循。篆字多横竖直画,写法两头都圆,中间粗细不变。横竖连接的折笔,则用变形。所以篆书变化,多用弧画。弧有圆弧、方弧和不规则的弧。初学篆书要弄清楚它的起笔、收笔和连接处。运笔方法是回锋起笔,提笔运行,收笔略顿。小圈可一笔或两笔,大圈可分三四笔,要求连接处无明显痕迹。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其内容绝大 多数是王室的占卜文辞,也称“卜辞”。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市郊的殷 尚废墟——小屯村,故又称“殷墟文字”、“殷契”等。
据记载,殷墟以洹水南岸的小屯为中心,是殷商王朝的国都。商王 朝灭亡后,这些卜辞长埋于地下,无以面世。数千年后,当地农民在犁 田时偶而发现,因古骨研末治刀创,随将其作为“龙骨”卖给药铺。1898 年配指,曾有古董商拿了一些给天津的王襄、孟定生辨认,他们认出是古代 珍贵遗物,意言为“古简”。
1899年,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对甲骨作了 鉴定,认定是商代文字。这—发现,震动了考古界。之后,有刘鹗、孙 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古学家在大量收集、整理甲骨的基础上,对 甲骨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著录和专门著作。自此,我 国近代学术史上又一新的研究领域——甲骨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它的 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商朝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 的资料,还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学科, 同时在中国书法史研究及书法创作方面也产生厂深远的影响。
从甲骨出土的十五万片实物,5000余字的文字看,已经是经过相当时期发展.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文字,其间汉字构形规律已有大部分符合“六书”之说(如象形、会意、形声),文法也和后代相近;从书法角度看,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字体风格亦有所异,但文字书写的整体风格自然率意。因是契刻文字,笔画单一质朴,字形朴茂天真,结构大小参差,章法浑然天成。不仅显现出古代先民在文字书写方面追求自由、情趣、美观的审美意识,而且从中可以体悟篆书的笔法以及由于载体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给后世书法创作以启迪和借鉴。
-
匿名2023-10-27 06:00:00堪称一篇精彩的散文。
-
行书的字帖推荐 行书的字帖推荐介绍如下: 1、《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
-
工艺美术师证书考试的步骤如下: 1、报名:首先,你需要关注相关的考试信息,如考试时间、地点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报名通常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并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 2
-
本文介绍如何写好毛笔字方面的知识,写毛笔字如何运笔呢?运笔所谓运笔,是握肢指用毛笔写出笔画的过程。讲运笔,实际上是要考虑毛笔在书写过程中锋毫聚散状态的变化。这可以从三个
-
知名书画美术家曹德春简介 兰州画家曹德春 代表作《鹰击长空》 曹德春,号陇上野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协会终生常务委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书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