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春眠怎么理解???

时间:2024-08-04 10:18:56 浏览: 220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春眠怎么理解???

1.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一:“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 唐 孟浩然 《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明 文徵明 《钱元柳南归口号》:“却有春眠浓似酒,不将朝市博江乡。”

二、孟浩然《春》的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三、关于春晓这首诗

春 晓 孟浩然

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词释义

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古诗今译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四、春眠不觉晓出自那首诗!~

孟浩然的《春晓》

红尘逸仙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这首《春晓》,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读。只要是读过书的人,没有不读过这首诗的。但要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含意,其实并不太容易。

孟浩然是一位隐士,在他老家襄阳的鹿门山里,一“隐”就是30年。“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由此看来,“隐”,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在这个清静的地方读书,研究学问,希望有一天出仕。他是孟子的后代,自说“家世重儒风”,这也不容许他长与白云清风为伴,在绿树翠竹里,山光潭影中终其一生。他在40岁时,离开鹿门赴京求职,不断奔走于公卿之门,处处显露才情,求人引荐,但最后还是为“明主”所“弃”。“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在万般无奈之下,又回到鹿门山来。

由此推想,孟浩然这首《春晓》,很可能是他失意后重返鹿门之作。诗中所描绘的环境,视野开阔,树茂林密,处处鸟鸣。诗中所涌现出来的气氛,幽远静穆;诗意像一杯清水,又凉又淡。诗人不只对政治斗争、社会世情没有兴趣,就是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鸟啼花飞,亦不放在心上。这里既没有“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那种对国事的关心,也没有“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这般闻鸡即起的辛劳。懒散倦卧,任情任性,虽有点消沉,也还怡然自得。这是大火熄灭后的清冷,是强烈追求失意后的幻灭。

如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先生站在篱边,与世相违的高唱,那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是孟浩然躺在床上淡然忘情的低吟。这首诗,写出了春日清晨的特色,表现了诗人独有的情趣。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