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怎么翻译古诗,有什么技巧吗?
一、求怎么翻译古诗,有什么技巧吗?
古诗强调的是意境,强调的是韵味,切不可逐字逐句翻译,应从整体上把握诗句,掌握其大意即可,翻译的方法和文言文类似,不过不要把意思抠得太死
二、诗文解释,译文?
想起念书时候课本上的两首诗词和两篇散文,至今记忆犹新。分别是东坡的《江城子》、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
苏东坡是我的老乡,所以从眉州出来的人自我介绍时,言必称来自东坡故里(或三苏故里)。以前念书的时候读苏子的诗只觉豪迈,朗朗上口,一下就记住了,包括这首悼亡妻的词。现在想想,以前不论是背诗词,还是读文言文基本都是抱着考试做题的目的去的,从未深切地体会过其中蕴意。如今离开家乡多年,清明时节,再读起这些诗文,悲从中来。读起来令人感怀悲怜,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试译:
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2.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
译文:
以前开玩笑说死后的安排,今天都一 一摆到我面前来。施舍衣裳早已没剩下几件;只留下针线盒我不忍打开。想起旧日情意更怜惜婢仆,也曾因梦见你而赠送钱财。我知道这种遗恨人人都有,患难夫妻永诀后更感悲哀。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4.还有一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馀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译文: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这同样是高中时候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那时候同样读不懂,也不明白为何要把祭文放到教材中来。现在读一篇,真是感慨韩愈的心情。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三、1到6年级的全部古诗以及译文
小学1~6年级全部古诗以及译文:
第 一 册
画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译文】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静夜思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坐在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 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第 二 册
春晓
孟浩然(唐)(689-740),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啊,不知把花儿吹落了多少?
村居
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所见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中兴四大家”。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
第 三 册
赠刘景文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荷尽已无晴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山行
杜牧(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
回乡偶书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人。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回乡偶书 (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唐代)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情景。此时人以登舟船也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那么深,却总及不上汪伦送我的这翻情谊呵!
第 四 册
草
白居易 字乐天,唐代大诗人。陕西渭南县人。
原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1127~1206) 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九天之上落下来。
绝句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黄鹂在柳叶新绿的枝头婉转的发出呖呖的声,一行白鹭飞上高空,从窗框中望出去,西岭的久积未消的雪清晰可见,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样。门前停泊的是万里航行的东吴船,
画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译文】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静夜思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坐在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 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第 二 册
春晓
孟浩然(唐)(689-740),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啊,不知把花儿吹落了多少?
村居
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所见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中兴四大家”。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
1到6年级的全部古诗以及译文,可以买一个古诗词文件进行观看。
-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