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转笔”、“捻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书法的“转笔”和“捻管”其实说的是一回事,所谓的“捻管”其实也就是捻动笔管,让笔管转动,是书法学习中一个常用的笔法。之所以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毛笔能够保持中锋的状态,让毛笔不至于脱离既定的书写的轨道。据说这个方法是王羲之首先发现的。
学习书法,什么情况下需要捻管?捻管一般在笔画转折的地方进行,笔画转折的时候,为了让笔锋能够正常的保持中锋的状态,在转笔的时候,顺便轻轻转动一下笔杆,把毛笔的笔锋顺过来,不至于偏离既定的书写轨道,比如在写“横折钩”和“竖弯钩”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捻管。
另外毛笔由侧锋转向中锋的时候,也需要捻管,比如写一个楷书的横画,起笔侧锋,然后由侧锋转向中锋行笔,那么这个右侧锋转向中锋的过程就需要捻管。
还有在写捺画、撇画、绞锋的时候,都需要捻一下笔管。
捻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关于捻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这个并不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比如写横折钩的时候需要顺时针捻管,而写竖弯钩的时候则需要逆时针转动笔杆。
为什么我看很多的书法家写字都不捻管?捻管的动作是非常的微妙的,动作的幅度非常的小,尤其是书法老手,你更看不出来他的笔杆在动,你如果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的。
怎样学习捻管?这个需要你在练习的时候慢慢体会,可以自己转动一下笔杆试试,找找捻管的感觉,等你发现有一个笔画靠捻管写出来了,你就会学会了,也明白了。
谢谢你的邀请,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不二斋!
捻管或称转管,是书法调锋技法之一。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
捻管之法,古已有之。书圣王羲之所著的《笔法论十二章》一文中提到了“上捺下捻,终始转折,悉令和韵……”“捻”即捻,这个字说明王羲之是不反对捻管的。唐代颜真卿在记述张旭笔法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提出: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这12个字阐述了捻管的作用。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认为:“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甚为推崇捻管之法,认为笔能随指环转,乃入阁帖。
捻管的作用和目的有两个,一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这个作用,不是捻管的主要目的。大家在这个目的上使用捻管争议不大。有争议的是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就是经常说的中锋运笔。
书法界的捻管与运腕之争由来已久。每一方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不少。捻管和运腕不是排斥的、对立的,可以肯定捻管为笔法之一,但不能作为主要笔法使用,偶尔施之亦无不可。
对于善于用腕和肘调锋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用捻管来调锋。腕和肘活动的空间更大,自由度更大,而且是立体的,其调锋效果更好!其中原因,北京砚田书院将在下一期“八面出锋”中详细探讨。
-
出生于辽宁的明星、名人、科学家和著名主持人有哪些?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会出现很多知名的人,明星、名人、主持人等等,下面来看看辽宁这个地方出现了哪些知郑纳名人士? 郑爽 郑爽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当年凭借着《一起来
-
云岑是谁如下: 云雾缭绕的山峰。高山。晋虚灶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憇云岑。”唐杜甫《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元张雨《八声甘州·舟
-
一、裴之为什么要杀林朝夕 林朝夕知道宏团了裴之的秘密。 《天才基本法》中林朝夕发现了最近裴之有点不正常,并且怀疑他来自芝士世界,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裴之有砸墙的举动,而墙内
-
从唐代至清代,遂宁诗人辈出,他们领一代风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唐代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宋代王灼,其《碧鸡漫志》在宋代词话中最具学术价值,收入了《四库全书》;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