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始于什么时候
一、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始于什么时候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的文字始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书法艺术也从甲骨文开始。历经20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扩展资料:
书法历史:
1、史前时期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却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2、唐代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摹妒槎稀贰妒橐恰芳罢叛逶兜摹斗ㄊ橐肌范急缓笕朔钗荚颍院笫朗槁鄣拇醋鞑松钤队跋臁
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元代的赵孟\等名家。
书法理论也获得了发展,出现了如:《墨池篇》、《书史》、《宣和书谱》、《翰墨志》、《广川书跋》、《法书考》、《翰林要决》等理论著作。给当时及后世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文样和理论的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艺术
艺术这个词是舶来品,我们的先人从来就没又把它当成艺术来看待。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技能是核心,寻求汉字书写的准确、便捷、美观,就是书法的目的。被历史承认的书法家,都是书体有准确、便捷、美观的几个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跟现在的术邪招揽那群职业书法家不是一个概念的人。
中国被西方打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碾压中华文化,弱小的国家总是期待归附强者,文化也不例外。弱小的文化需要找到依附的强者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地方。如果缺乏这种依附,在没有人真正学书法的今天,在学习方式被西方教学模式取代的今天,书法就可能消亡。因此,中国战败之后就让“艺术”这个舶来品就成为书法狗尾续貂的后缀词。
其实,弱者找生存之道并不是坏事,只是某些人缺少了自知之明,缺乏自我认同,将书法当成艺术,其实是妄自菲薄,空守宝山不自知,可悲。
当年我们缺乏民族和国家综合实力,作为中华文化的皮相的书法变成了一个能看不能用的玩意。
其实又有谁能够把它当成一门技艺来学?汉族的祖先把文字创造出来后,再摸索出汉字书写的方法,结果现在有些人把字当成发泄情绪的东西,随意修改,面目全非,毫无意义。
郭沫若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字在殷代便具有艺术风味.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好些作品都相当美观.具有雄浑或挺拔的美.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书画同出一源.书家与画家齐名.彼此不分轩轾真正风行于魏晋时期.
书法艺术开始于殷商发展于三国,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 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或者可以说,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
二、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衍。这诗说的什么意思?
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写的一首关于放生的诗,意思是:(和那些动物)一同生活在今生今世也是前生注定的缘分,和他们一同经历世事的沧桑仿佛一场梦境之间。以往因为无知所做过的种种杀生害命的错事不堪回头评论,只能在放生池畔默默地忏悔自己从前所作的种种“恶业、罪过”!
三、元代文学小考?大家来回答啊!
酸斋——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出身维吾尔族贵胄,祖、父都官至显位。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徐再思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得其小令86首,套曲9首。
贯云石出身武官家庭,自幼武艺超群,后弃武学文,接受汉族文化。善书法,草隶等书,变化古人,自成一家。诗文亦有一定成就,尤以散曲最著。在他的为人和作品中可以看到元代各族文化互相渗透的情况,他以胄子袭位,仕途本颇顺利,却有飘然世外之志,为人疏放旷达。曾以《芦花被诗》换取渔父芦花被,一时传为文坛佳话。
贯云石的散曲以写山林逸乐生活与男女恋情为主。作品风格基本上属豪放派,以清俊见长。风格形成与他出身西域武官家庭有关,同时也染上了江南文学清秀媚丽的色彩。他的啸傲山林的作品尤为飘逸俊放,如: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清江引〕),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殿前欢〕)等首即是。他的情词则清新警切,善于学习俗谣俚曲的长处。如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妨什么?(〔红绣鞋〕)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清江引〕)等诗句,以白描手法取胜,颇有情致。此外,他也有一些清丽端谨的作品,如〔小梁州〕《春、夏、秋、冬》四首,〔清江引〕《咏梅》等。
贯云石的散曲在当时最为俊逸当行,歌唱起来,响彻云汉。他与海盐杨梓交好,或说他曾为海盐腔的创造和传播作出了一定贡献。他还是最早的散曲评论家,曾为《阳春白雪》、《小山乐府》作序,在当时散曲界十分活跃,而且很有影响。
甜斋——徐再思
徐再思 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因贯号酸斋,故二人散曲,世称酸甜乐府。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 100首。今人任讷又有将贯、徐二人散曲合为一编,名为《酸甜乐府》。
徐再思的散曲以恋情、写景、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他虽与贯云石齐名,风格却不尽相同,贯云石以豪爽俊逸为主,徐再思却以清丽工巧见长。《太和正音谱》评他的作品如桂林秋月。
他的写景作品以〔喜春来〕《□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为佳,意境高远而奇巧,可以看出他工于炼字造句的特色。〔水仙子〕《夜雨》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来描绘凄婉的羁旅之情,细腻动人。他的写恋情作品,善于学习民间歌谣的表现手法,与贯云石的同类作品有相似之处。〔蟾宫曲〕《春情》写一害相思的女子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的情态,运用了散曲中连环句,韵字复用等形式特点,颇能尽其情致。〔沉醉东风〕《春情》又写出一女子猛然见到情人时的复杂的心理,她又想招呼,又怕被人瞧破,情态传神,人物灵动。这一部分作品清新活泼,成就较高.
苦斋——鲜于必仁
鲜于必仁,字去矜,号苦斋,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人。生卒年不详,
大约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前后。其父太常典簿鲜于枢,
“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见《新元史·文苑·鲜于枢传》),是元代著名的书
法家、诗人。枢女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江浙行省丞相、荆南王朵尔的斤为妻,
外孙伯颜不花的斤好学,晓音律。必仁既受家学熏陶,又同妹夫家的维吾尔亲友
交好,受到维吾尔音乐的影响,因此“工诗好客,所作乐府,亦多行家语”(见
近人吴梅《顾曲麝谈》)。他虽出身官宦家庭,自己却是一生布衣。因其性情达
观,常常寄情山水,浪迹四方。在世时与海盐杨梓之子国材、少中交游甚密,常
“尽以作曲方法授之”。贯云石曾教杨梓及其家僮唱曲于前,受有维吾尔音乐影
响的鲜于必仁又教其子国材、少中及家僮于后,所以才有因杨氏而著称于世的
“海盐腔”。其散曲中的写景之作,曲文华美,意境开阔;咏怀历史人物的曲作,
咏史论世,格调健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奎壁腾辉”。
-
出生于辽宁的明星、名人、科学家和著名主持人有哪些?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会出现很多知名的人,明星、名人、主持人等等,下面来看看辽宁这个地方出现了哪些知郑纳名人士? 郑爽 郑爽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当年凭借着《一起来
-
云岑是谁如下: 云雾缭绕的山峰。高山。晋虚灶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憇云岑。”唐杜甫《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元张雨《八声甘州·舟
-
一、裴之为什么要杀林朝夕 林朝夕知道宏团了裴之的秘密。 《天才基本法》中林朝夕发现了最近裴之有点不正常,并且怀疑他来自芝士世界,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裴之有砸墙的举动,而墙内
-
从唐代至清代,遂宁诗人辈出,他们领一代风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唐代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宋代王灼,其《碧鸡漫志》在宋代词话中最具学术价值,收入了《四库全书》;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