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为什么长盛不衰,因它意境美,有灵性
书法为什么长盛不衰,因它意境美,有灵性
书法的美是抽象的智慧享受1.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是气韵生动,要达到气韵生动的表现,就必须要骨法用笔,也就是说要写出有弹性、有力度的线条。原始社会先民们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已经具备了文字的雏形,线条也已经具备了书法的意味,天真朴拙。商周时代的甲骨文绝大多数都是以刀代笔刻画出来的作品,线条以方直线为主,劲挺明快(图9-1)。青铜铭文是先做成泥范,然后以铜浇铸而成,称为金文。金文拓本书法线条遒劲朴厚,结体天真烂漫。先秦的书作虽然力能扛鼎,但都系工具刻画而成,线条还缺乏生动的表现。秦汉以下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普遍被采用。毛笔是用狼毫等兽毛制成,具备 尖、圆、齐、健的特点,书写得法,能产生刚健、遒婉、秀逸、凝重、流丽的非常生动的表现。而且书法作品多采用墨汁书写,色泽鲜亮而又沉着,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又会产生生动的墨韵,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所以如何用笔用墨就成为书法家终身追求把握的基本功和审美的关键。古代书法家总结出一整套用笔、用墨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执笔要以意念带肩,肩带肘,腕竖掌平,五指齐力,力注笔尖,这样写出的线条才能达到有力而不浮滑。书写笔画要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中锋用笔等等,这样笔画才能达到匀实遒劲而不妄生圭角,产生诸如柴担、蜂腰、鹤膝等病笔。用墨要浓而不滞,清而不弱,水墨相渗,达到墨分五色的生动表现。总之好的书法作品都灌注了作者精、气、神,体现出气韵生动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图9-1 仰韶陶器刻符 2.形和意的合一 汉字以象形和会意为造字的基础,每个单独的字都是古人创造的写意的造型艺术作品。例如:德字金文里写作 ,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分别由象形的心和目组在一起形成的会意字,从目上的直线表示视线,这个字以造型的方 式喻示了词义,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规范,而是心的道德自觉,由心灵的窗户眼 睛里流露出来的正直的目光中可感受到的品质。这样书法家在书写这个字时,就会感受到写意绘画的美感享受,把这种绘画感受造型和书法造型感受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形意结合的书法感受。
郭盛力的个人履历
在辛勤的艺术实践中,追求挚朴豪放,厚重浓烈,于平淡中求新奇,其书画淋漓尽致,直抒胸臆。曾参加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书画名人大展,作品多被选编发表。1992年先后赴日本京都和台湾举办个人书画展,倍受青睐。93年入选《中国当代文艺作品名人辞典》。2003年入选《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长安书画院名誉院长。
郭盛力出生在西安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成人,自董事起就教育他做人要忠厚老实、以诚待人。在童年时期他就酷爱绘画,由于当时家庭生活拮据,只能用树枝在地上练字习画,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勇于拼搏的精神。母亲对儿子几十年如一日,为了使他在专业上有所造就,自己宁愿多吃一些苦,多干一些活,承担了家庭中的一切生活重担。如今她仍坚持不懈继续为儿子的艺术事业奔波,正如她母亲所言:“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老”。在慈母的循循教导下,养成了他为人谦和低调,不事张扬的个性。看似平淡纯朴的他,却拥有强烈的生活情感,以至于他笔下的山水、人物等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
二十世纪70年代初,郭盛力非常幸运遇到了著名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先生,并与恩师相处8年之久,受益匪浅。当时郭盛力正在筹办中国书画研究室,负责仿古画外销方面的工作,特邀大师为艺术顾问和导师,面授中国古代名家各派的传统技法。当年的师兄有何纪争、侯声凯、陈忠明、倪鸿武等十余位,数郭盛力年纪最小又在西画方面颇有成就,因而倍受先生青睐,吃偏食的机会比师兄们要多。
70年代末期,郭盛力随大师赴四川峨嵋山和青城山写生之际,在成都宾馆大师畅饮两杯后,即兴挥毫专为郭盛力书写了一幅墨润水浓的传世佳作,曰“海阔天作岸,山高人在巅”,至今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仍悬挂于郭盛力的画室之中,以自勉之。
80年代初期,何海霞大师受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的邀请进入中国画坛,开始了他艺术生命中最具代表性和辉煌的创作时代。郭盛力和大师在难得的几次会面中,每次大师都千叮万嘱,语重心长地说:“你在多方面均有所造就,是弊并不是利,如将你的聪明和灵感终始一诚地投入水墨之中,在艺术上必大有作为也!” 郭盛力每每忆起大师的谆谆教诲,即深感内心空虚,追悔莫急,唯感宽慰的是多年来一直眷恋书法艺术,每天坚持不懈,决心以十倍的勤奋和毅力,谱写书画的新乐章,以慰恩师厚望。
何海霞先生赴京后,郭盛力为了建立中外书画家交流的阵地,开始筹建“文宝斋”,建立西安第一个书画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场所。特聘请西安美术学院刘文西、陈忠志、刘宝申、肖焕等教授担任顾问和导师,并举办了二期中国画专修班。长期和刘文西大师在一起交流书画心得体会,在人物画创作上给他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受益匪浅。郭盛力母亲每次过寿时,先生都去祝贺,并与现场挥毫作画。尤其是郭母的80大寿之即,刘文西先生和夫人陈光健一起到寿筵祝寿,除赠送一幅作品外,并亲自登台用闽南语演唱了一首《敢拼才会赢》的流行歌曲祝寿。刘文西先生热情洋溢地对大家讲:“郭盛力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正因为是孝子,所以我很愿意和他交往,只要是他的事情我都会参加!”在 “黄土画派”成立展览上,郭盛力题写了一幅“黄土地牵着我的魂,黄土高原挺起你的身”的书法作品表示祝贺,刘文西先生特别嘱咐将作品悬挂于展览重要位置。
60年代后期,郭盛力致力于西画肖像艺术,颇有成就。当时陕西油画界的大师蔡亮、周正、张荣国等,及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授们,对他在绘制大型油画肖像的速度和技艺,倍加赞赏。其中在1976年创作的《永恒的微笑》最具代表性,多次在国内外美术作品展上荣获优秀奖。画中的周恩来总理造型生动优美,表情丰富动人,举手投足间领袖人物超凡脱俗、躬亲可敬、关心群众疾苦的光辉形象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是一位工艺美术家。 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
-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
-
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一、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这是书法家马三力的个人官网。马三力书法家、教育学家,原名马正君。 二、马力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马力老师
-
一、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田英章不被书法界承认是有一些原因的。 1950年出生于天津的田英章,在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便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学习,而他的主要学科便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