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六年孟夏之月原文及译文?
原文: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斲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
译文:
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这座宫殿原是隋朝的仁寿宫。宫殿耸峙于山巅,池塘环绕于山脚,桥梁架于水面之上,高楼巍峨,长廊环绕,建筑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巨大的宫殿。仰望时,宏伟壮观,下望时,险峻万分。珠璧和金碧相映生辉,照耀着云霞,遮蔽了日月。这座宫殿的规模之大、建筑之奢华、装饰之精美,都是人们从欲望中追求而来的,实在是太过奢侈了。但是在这里,炎热的天气却没有闷热的感觉,微风吹拂着,却有一丝凉意,这里是一个养神之地,是汉朝的甘泉也不能比拟。皇帝年轻时就开始经营四方,到了成年后,统治亿万人民,开始以武功统一海内,最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都向他献上了珍宝,西至轮台、北拒玄阙,各地都成为了州县,人们都成为了编户。这是一个气候温和、安宁肃穆的年代,人们生活得很幸福,灵气也十分充沛。虽然这些成就都是依靠天地之力,但最终还是要靠一个人的智慧来实现。皇帝为了百姓的利益,经常忍受风雨的洗礼,但这些劳累却让他的身体变得虚弱,就像尧肌一样腐朽,禹足一样粗糙,针石屡次刺痛他的身体,但他的身体还是无法恢复。皇帝住在京城里,甚至于足部的胼胝,经常用针石刺破,皮肤毛孔仍然堵塞。因此,居住在京城中的时候,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群臣们都建议建造离宫,以便舒缓身心。然而,圣上珍惜一夫之力,不忍十家之产,坚决拒绝了这些提议。他认为,随氏旧宫是古代的遗产,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情应该保持原样。于是,他对旧宫进行了修缮,不断地减少装饰,去除过度的华丽,修补破损的地方,用沙砾铺设红色的地面,用涂泥涂抹白色的墙壁,用玉石铺设土阶,用茅草覆盖琼室。从上面观察,它非常壮丽,可以作为过去的鉴戒;从下面观察,它非常朴素,可以给后人以启示。这就是所谓的至人无为、大圣不作。那些竭尽全力而无所成的人,而我们享受了他们的成果。然而,过去的池塘和河流都已经干涸,宫城内本来就缺乏水源,寻找却没有结果,这是因为水源不是人力所能创造的。圣上一直怀着这个想法。这是在四月甲申的时候。
-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是一位工艺美术家。 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
-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
-
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一、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这是书法家马三力的个人官网。马三力书法家、教育学家,原名马正君。 二、马力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马力老师
-
一、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田英章不被书法界承认是有一些原因的。 1950年出生于天津的田英章,在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便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学习,而他的主要学科便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