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笔

什么是第一部最长篆体?

时间:2023-09-24 21:52:12 浏览: 49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什么是第一部最长篆体?

篆体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其实是不可信的。一种文字的产生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发展过程的,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短时期能完成。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中文名称

篆体

性质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

别称

篆书

释义

古文字的统称

代表人物

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等

代表作品

《秦公簋》、《史籀篇》、《散氏盘》等

二、王澍的书法艺术特点是什么?

王澍通鉴古,工书法。楷书法欧阳询,篆书法李斯、李阳冰,为清代以篆书知名的第一位书家。《清史》列传云:“论者谓其书在米芾、黄伯思、顾从义三家之上。”他的篆书基本保留“二李”篆法的特征,结字严谨工整,分布均匀对称,在圆润婉转的基础上,又综合地运用平、斜直线,产生方形、三角形空间作呼应,故其篆书尤显清劲爽利。传世作品有《酒德颂》、《谦卦篆辞轴》、《汉尚方镜铭》等。

三、写字的时候不用力怎么练?

一,以中锋行笔为重

书法的力度表现于笔画线条之中,而笔画线条的形成又是通过运笔而产生的,因此,要想增强笔画线条的力度,那么就必须从运笔之初就开始加强,纵观古人的书法,无不是笔力强劲,如刀劈斧剁一般,究其原因,笔法的运用是至为关键的。

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想增强笔画的力度,那么就要运用好中锋行笔这一根本大法,中锋行笔就是“常令笔尖在画中行”,古人常用“锤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来形容中锋行笔,中锋的目的是为了使得锋势备全,圆浑遒劲。

〈中锋行笔与偏锋(侧锋)行笔的对比〉

清代王澍说:

中锋者,谓运笔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用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

可见在古人看来,中锋行笔是必然应该遵守的运笔根本大法,即使起笔是偏锋入纸,也应该通过调锋的动作换成中锋行笔。

我们既然要增强笔画的力度,那么就要把握好中锋行笔,中锋行笔写出来的笔画饱满,力透纸背,自然也就有了力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一种笔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中锋也是一样的,在实际的书法实践中,也往往是中锋偏锋交替使用的,如果偏锋使用得当,是能辅助中锋更好地表现笔画进而增强力度的。

二,把握硬行笔速度的快与慢

我们知道,写字有快慢之分,笔画的行笔也有快慢之分,在书法中,行笔速度的快慢叫作疾涩,或者迟速。

蔡邕就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蔡邕把书法归结于疾涩,虽然或许有些片面,但是却能看出疾涩对于书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笔画形态塑造和力度表现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篆书,隶书,楷书行笔就比较慢,而行楷,行书则稍快,草书则更快,如行云流水一般!

但又有一种说法是“楷书不可慢,行书不可快”,启功先生也说“楷书要当行书写”,这说明行笔速度的快与慢是一体的,并不是可以分而论之得,而是有快有慢,恰到好处便为妙。

刚接触书法,最容易犯的两个笔病就是行笔过快或者行笔过慢,快便是慌慌张张,草草潦潦,慢则是磨磨蹭蹭,懒懒散散。这样没有快慢之分的行笔,写出来的字自然是没有法度可言的。

要在行笔的过程中把握好运笔的快与慢,就要知道哪些笔画应当快哪些笔画应当慢。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行笔疾涩得当,笔力遒劲〉

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

“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

在实际书写中,考虑到要增强笔画线条的力度,就要做到快慢节奏分明。

在写横画时起笔收笔较慢,中间行笔较快,才能把中间的笔画写得刚直有力,不至于拖沓无神,当然这是需要练习的,需要不断增强控笔的能力。

写竖也是如此,起笔顿笔稍慢,中间行笔快速劲健,收笔又慢下来。

在写撇画时,顿笔稍慢,中部保持发力,末端快速撇出。捺也是这样,由快到慢,捺角饱满。

〈“永字八法”之“掠”法(短撇)行笔快速,笔力自现〉

而在挑钩,出锋,小点,短撇方面则行笔需要快速,例如“永字八法”中的“侧”(右点)“掠”(撇)“啄”(短撇)都是需要快速行笔的,因为“啄”的笔意就如“啄木鸟啄食虫子一般”,快起快收,一气呵成,绝不滞涩。

而每个字当中都有需行笔快或者慢的笔画,所以快慢结合是增强笔画力度和整个字张力的好办法!

三,善于用笔画的长短虚实表现笔画力度

笔画的虚实:书法中的虚实包括了“笔画的虚实”、“结构的虚实”、“章法的虚实”,它包含了轻重,快慢,强弱,缓急,大小等多种成分。笔画的虚实如同音乐的旋律,有强弱,起伏,跌宕之分。

例如我们写一个“人”字,撇相对于捺来说就是虚笔,捺则是实笔,而笔画的力度正是在这一虚一实中得到体现的。

笔画的长短:笔画的长与短是客观存在于书法当中的,我们从笔画的名称上就可以分辨出长短,例如“长横”“短撇”等等。

〈笔画长短不一,虚实结合,方能更好地体现笔力〉

一般来说,笔画线条的力度也是由长短笔画交相形成的,因为一般来说,长笔画是实笔,行笔要慢,显得沉着有力,坚实不虚;而短笔画行笔要快,轻盈流动,这样长短笔画构成了虚实交替,阴阳互补,才有可能做到笔法备全,笔力贯通。

好的书法家总是能把笔画的虚实和长短拿捏得当,在一虚一实,一长一短之间笔力便也随之贯穿全字全篇了。

四,把握笔力是增强力度的关键

笔力是书法中技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美,应该说最重要的就是书法的力度美,其余都是附之而生的。

而力度的产生则在于对笔力的准确把握,一般来说,写字时用力笔力就大,不用力笔力就小,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感觉,这里面蕴含了诸多技法问题。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笔力是增强笔力力度的关键所在。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纤劲有力,力度可见一斑〉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论述笔力的,王僧虔在《答竟陵王书》云:

“张芝、韦诞、钟会,索靖、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辩其优劣,惟见笔力惊艳耳。”

可以笔力历来都是评判书法作品好坏,书法是否具有力度的重要因素。

要增强笔画力度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来加强:

(1)心理调节

每当我们拿起笔来,就要做到:“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

要把书法当做一种严肃的事情来看待,不可在心理上懒懒散散的,心态上松懈,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无力了。

王羲之说:“作字之势,在乎精思熟察,然后下笔。”只有这样下笔,方能坚定,果敢,遒劲,流畅,力度自然也就蕴含其中了。

〈王羲之楷书点画精致,笔力充足,力度跃然纸上〉

(2)意念集中

在写字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手中的毛笔当做是一把匕首,而不应该老想着它是柔软的毫毛,我们看柳公权,王献之的书法就像刀子刻出来的一般,其力度美让人赞叹不已。写字时,我们应该把意念集中到一点,然后传达到手中的笔端,倘若在意念上就松松垮垮,那么是写不出饱含力度的字的。

(3)力贯笔端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屈曲真草,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这不仅在意志上要求集中一端,而且要在实际的技法中把全身力量集中于笔端,然后才能写出遒劲而挺拔有力的笔画。

〈王羲之行书轻重缓急,把握精准,力度之美为历代所重〉

(4)多写大字

为了增强笔画的力度,我们应该多写大字,大字可以锻炼我们的腕力,臂力以及腰部力量,同时还可以锻炼我们纵观全局的视觉能力。

小字练细腻,大字练笔力,只写大字而不能写小字,大字便少了精密和细致,只能写小字而不能写大字,小字就少了气势和力度。

因此,大字小字都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绕行的一步。 若想增强笔画线条力度,那么大字的练习则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对于怎样增强笔画线条的力度,我做了以上四点总结性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是一位工艺美术家。 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

  • 书法理论的分类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

  • 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一、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这是书法家马三力的个人官网。马三力书法家、教育学家,原名马正君。 二、马力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马力老师

  • 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一、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田英章不被书法界承认是有一些原因的。 1950年出生于天津的田英章,在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便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学习,而他的主要学科便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