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笔

失传的东西怎么证明存在过?

时间:2022-05-30 03:47:50 浏览: 119 作者:笔墨纸砚网

失传的文物,失传的历史情况,失传的历史礼仪等,都可以说是失传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这些失传的东西存在过呢?我觉得通过三个方面可以证明。

一,古人一手史料要说怎么证明失传的东西存在过,如果我们能找到古人的一手史料,则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还要是那个时代的史料才更有说服力,因为如果是之后的朝代的史料,记录难免会有差错,像司马迁的《史记》是在汉代成书,对于夏商周的记载,有些是道听途说的野史,因此存在一些差错。

在古代失传最出名的当属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了,已经失传了一千多年,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过呢?据记载,传国玉玺所存在的时间为秦朝到宋朝,那么我们就在这期间的史料中找,看是否有当代的一手史料可以证明传国玉玺的存在。

班固《汉书》记载:汉初,汉高祖入咸阳至灞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后来,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藏于长乐宫。《汉书》成书于汉朝,跟记载的汉初时代比较接近,因此比较可信,加上《史记·吕太后本纪》中也有记载“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史记》成书在西汉,而这句话记载的朝代也是西汉,所以可信度很高。

《资治通鉴》等史料中也都提及到“传国玉玺”,所以可以证明失传的传国玉玺是真实存在过的。

因此其他失传的东西也一样,只要能找到当代的一手史料,就可以证明其存在过。

二,考古挖掘有些失传的东西年代实在太久,我们在一些小说野史中又常听到,然而一手史料也未必有记载,那我们可以通过考古挖掘出来的事实,来证明其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

像在商朝早期的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其中以猪骨居多,在郑州二里岗出土的三万多块骨骼,主要也是猪骨,由此可以证明商朝的养猪业是存在的,也很发达,也可以证明商朝有大量使用猪祭祀的情况。

而1928年以来,在安阳殷墟挖掘的三十一个车马坑,也可以证明商朝有着将车马陪葬的制度以及商朝的马是作为驾车工具的情况。

像商朝的穿着在史料中很少提及,而在考古中挖掘了很多商朝的玉人、石人、铜人、陶人,这些都可以非常直观的让我们了解到商朝人民的服饰佩戴,也可以直接地证明这些失传的服饰配饰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

因此,考古挖掘出来的情况,也是可以证明一些失传的东西存在过。

三,古代图画而古代在当时所做的一些图画,也可以更加直接地证明失传的东西确实存在过。

像非常出名的敦煌壁画,里面有着唐朝的洞窟279个,里面有着非常详细丰富的唐代壁画,比如莫高窟220窟的皇帝衮冕,我们可以非常直接地看出当时皇帝的冠冕以及服饰,也可以直接的证明这些失传的礼节以及配饰是真实存在的。

而《簪花仕女图》是唐代周昉所做的一副唐朝贵族女子的图像,从其中的人物形象及佩戴,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直观的感受到唐朝贵族女子的生活情节,这也可以证明唐朝的一些服饰、配饰、发钗样式是真实存在过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古代的一手史料、现代考古挖掘的情况以及古代的画像,来证明历史上一些失传的东西确实存在过。

从古到今,民间手艺失传知多少!失传的已经失传,不会重来。将要失传的就在眼前,显得十分无奈。

一,爆米花机。炉火上架着黑乎乎像大炮一样的爆米花机,师傅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摇动着,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诱人的香气让口水喷涌而出——这是很多中国80后儿时美好而有趣的记忆。这种传统的爆米花机就是“大炮手摇爆米花机”,而用老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也被形象地称为“崩爆米花”。

二,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三,磨剪子来,戗菜刀——。当年在家里做针线活的小脚老太太们,听到这声吆喝,急忙穿鞋下炕,踮起一双小脚,快步跑到街上。先拦住磨剪刀的师傅让他停下,然后再回屋去取剪刀,站在师傅旁边看着他磨,生怕给磨坏了。磨好后,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绢裹着的小包,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碎布头,终于从里面取出了几毛钱。自己先数两遍,然后再让旁边的邻居给数一遍,核实无误后,才递给磨刀师傅。

四,收废品锔匠。走进村口,推着独轮车,边走边喊:“锔锅锔碗锔大缸来!”中间没有停顿一气呵成。收废品的则是拖着长腔吆喝:“有破烂儿的卖——,棉花爪儿的卖——还有那个破布鞋的卖!”“有碎铜烂铁的卖——,有铝的卖!”中间拖长声,结尾不拐弯儿。

五,油纸伞。丹寨县具有“中国民间伞艺活化石”之称的油纸伞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术相融合,融入当代审美元素,开发新产品,取得了新的突破。油纸伞起源于唐朝年间,明记伞铺是黔东南一家保持桐油、石印、手绘传统工艺纸伞生产企业,其传统制作工艺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此伞多道手工制作,完成一把伞需要100多道工序。它以其精美绘画和独特制作工艺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油纸伞那竹木的伞柄,那密密的伞骨,那红色的、黄色、绿色……的油纸伞面,是那么的古老,又是那么的质朴,仿佛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一部分----油纸伞与服饰中的旗袍、长衫一起,能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六、雕漆。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

七、泥人。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八,砖雕。中国古代汉族建筑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九、剪纸。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十,编织工艺。编织工艺指利用韧性较好的植物纤维(如细枝、柳条、竹、灯心草)以手工方法编织成的一种工艺品(篮子或其他物品)。编织工艺主要是实用性而非装饰性艺术。编织质材料因地区的差异而有很大的区别,如多雨的热带地区以棕榈树的宽叶片为材料,因此,采用辫编的方法。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土著等许多文化在编织工艺上皆有出色的表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是一位工艺美术家。 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

  • 书法理论的分类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

  • 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一、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这是书法家马三力的个人官网。马三力书法家、教育学家,原名马正君。 二、马力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马力老师

  • 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一、田英章为什么不被书法界认可? 田英章不被书法界承认是有一些原因的。 1950年出生于天津的田英章,在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便又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学习,而他的主要学科便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