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美术 > 美术理论

中国山水画空间技法:三远法

时间:2022-05-27 15:27:41 浏览: 9 作者:笔墨纸砚网

较于西方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早了一千年。七千年前,古人们在定居的农耕文明中,将认知用图案的方式记录下来。除了对生产器物的认知外,亦产生了形上美的认知,而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技法便是古人认知觉醒的重要体现。

“三远”法的由来

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便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郭熙在晚年创作的《窠石平远图》便是使用“平远”法构图的经典作品,描绘了北方深秋辽阔田野的清幽之境。

在《窠石平远图》作品中,近景为寒林窠石清晰,远景为绵延的山峦,作品上方则空旷幽远,展现出一派秋高气爽之景。此图的取景便是“平远”之法,凭借纵深的空间距离,来呈现辽远开阔的画面。从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作品层次分明,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大,用笔更是刚劲秀俊,画作情景交融,墨迹出神入化,足显作者晚年艺术造诣之炉火纯青。

“三远”法的特点

高远
古语有云:“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亦可以称为“虫视”,即是故意将自己置身低处,看什么都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视平线往往处于画面的下端,以此法描绘崇山峻岭最为合适了。
比如欲夸山川之高俊,可以把人物、房屋、树木画的很小,诸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亦可将高俊的山峰推出画外或者隐入云层,使观者自行想象山峦的伟岸程度。
要画高耸的形势,则可将下部虚隐起来,如要画山顶则可虚化山脚,正如郭熙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反之,如欲画较远的平川,则可把上面虚起来,以造成平川万里之势,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运用高远法的典型佳作。

深远
古语有云:“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能看到万水千山,丘陵沟壑亦浓缩在画面的尺寸之间。视平线则多处于画作的上端,类似于“鸟瞰”之感。画面的进深很大,造成一种空间深远的意境,《林泉高致》中郭熙如是描述道:水欲远足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深远法多用来表现云横秦岭、气断巫峡之景,对于有经验的山水画家来说,深远是三远之中最难表达的。元代画家王蒙的《具区林屋图》便是深远法的经典之作,通过四面的环山,将幽深的溪谷层层透措,屋宇柿比送次,画出了难度极大的纵深美感。

平远
平远景色则要画出左右辽阔的空间,诸如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群山莽莽,溪流回转,这便是深远法的经典体现。
“平远”画法的题材有两类:一种是矮山以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仅有田园溪流的平原大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倪赞的《紫芝山房图》便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画者在描绘平原景色的辽阔时,也是采用类似的手法,但应当利用景色的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透视,河流的纵横,这些都能带来良好的平远效果。
一马平川的大地原是国画中极难的画题,有的近代画家用稻田波影来映衬片片白帆,有的则使用树木和房屋层层推远。“平远”的视平线多处于画面耳朵中间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即:“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元代倪瓒的作品多呈现出这样的视觉效果,如《渔庄秋霁图》的三段式构图充分的表现出了太湖的云水朦胧,平远的优势正在于能把这种南方山水的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圆体字是什么意思?

    一、圆体字是什么意思? 英语圆体是指英文书法字体的一种,严格的定义的圆体作为国内的叫法指“果园”,即“国产圆体”。 英卖塌文圆体源自于法国的一种书写体,字母的拐角处呈弧形

  • 关于06年双年展一个作品的疑问?

    美术同盟论坛里纪旺的一篇评论,我觉得满不错. 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一种逛超市的感觉很强烈地涌向自己本已烦躁的心情,那种愤怒,自然是不能详尽言说的.但是愤怒归愤怒,对问题的

  • 孕妇应该多看一些美术作品吗?

    如有条件的话,孕妇可以看一些美术作品,去美术馆也是不错的主意。在孕妇理 解和鉴赏的过程中,美的体验同时也传达给了腹中的胎儿。 少儿绘画作品说明怎么写? 根据绘画作品写自己

  • 中国有哪些书画大师们身份和成就很高,但是没有加入画家协会或是书法家协会的?

    一、中国有哪些书画大师们身份和成就很高,但是没有加入画家协会或是书法家协会的? 真的不好说,比如王浩、野雪、杜延平、刘振声等等 中国文联下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