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这些博物馆,你都去过吗
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第一,是让孩子们理顺人类的文明史、艺术史发展进程,什么物件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道什么是美,如何审美。了解自然世界的历史。和自然界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大事。学习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等等。
第二,培养视觉认识能力。在博物馆里接触很多与艺术相关的展品,进而分析美的构成,品味风格的演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首先你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真心”地去赞美它,从中获得一种“善”的正能量。当然,在参观、领悟博物馆的过程当中,接触到文明之光和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会对孩子们性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徜徉在博物馆中,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学会安静地、耐心地观察事物。在欣赏一幅画作的时候,你不能一路小跑地,匆匆忙忙地观览,这样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印象深刻。要学会“慢观”和“冥想”。在你学会“慢下来”的同时,就会多几分从容,少些许浮躁。
孩子参观博物馆与我们成人看博物馆有何不同?
首先要把孩子分为不同的三个年龄段吧,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由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人生经历与领悟能力不同,兴趣点和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存在差异。
与成人博物馆通识教育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博物馆游览时间上,他们不能象成人那样,安排时间过长。带领小孩子参观,通常都是安排在两个小时以内。
第二,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引导让他们谈自己的观感,在开发、引导中提高认知水平。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小,对“大人的世界”理解困难。国内少数博物馆为了保护展品,甚至限制小小孩入馆参观。
其实,博物馆教育一定要从很小的时候抓起来,使他的对博物馆的感触融入在血液里面。更何况,孩子们对视觉形象都具有超强的领悟能力。
人们在童年期没有学会读写之前,就学会了看图,对于图像的感知其实是十分的敏感,通过博物馆通识教育,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视觉感知能力的黄金时期。
对于年龄大的这两组孩子,增加有关作品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分析。介绍一件文物或画作的内涵:它的作者,制作年代,制作方法,收藏和考古发掘过程,它有什么历史信息。要给他们讲更多的历史知识。
每次去逛博物馆都带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出。比如:这个展品到底是什么。这样就会带着问题,回到家中寻找各种途径来进一步的学习。
接下来有空就准备带女儿去北京的各大博物馆去逛了。先整理部分出来,就近从昌平区开始:
坦克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馆内展出内容齐全,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强,具有很高的参观、学习价值。
坦克博物馆由人民装甲兵发展史、世界装甲兵发展史、 抗日战争装甲兵图片展坦克装甲车辆、装甲兵训练模拟器、兵器仿真模型、轻武器仿真射击 7 大部分组成, 收藏各种珍贵图片和图表2200幅,文献资料 392 本(件),实物 400 余件,中、苏、美、日、印等国的坦克装甲车辆 26 种 50 余辆,世界各国兵器仿真模型300余件, 装甲兵训练模拟器8种10台,可用于射击的各种仿真轻兵器5种8套。该馆是全国唯一的、亚洲最大的一座坦克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 坐落在温泉之乡――北京市昌平区, 是一座以飞机文物为主体,集航空博览、航空科普、航空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亚洲最大、世界屈指可数的航空珍品荟萃地。
目前已收藏 124 种型号、近 306 架飞机,还有地空导弹、雷达、航空炸弹、航空照相机、飞行服装、航空伞具、航空轮胎等 1 万余件武器装备样品,中外航空图书资料 2 万余册以及众多的中外友好往来礼品。以丰富的实物,详实的史料,向人们展示新中国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和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讲述中华民族航空史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是中国航空工业及人民空军发展的历史见证。
定陵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城北8.2公里处,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十八年(1590)六月竣工,历时六年,用银800余万两。泰昌元年(1620)十月,葬神宗及孝端皇后。
明定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古代皇帝陵,1956年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其地下玄宫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室组成,石条起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1959年就原址建立定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昭陵博物馆: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博物馆: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认识中国文物,读懂中国博物馆,爱上中国文化遗产。
文物类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就不详细介绍了,名气都太大。
首都博物馆 的名气也很大,但还是着重推荐一下这里的临时性特展。特展的展期都不长,一般三个月就撤了。但首博每次都不惜重金,精心布置,一言不合就在展厅里盖房子:
这样的展览有很强的“带入感”,进入展厅就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等过了两三个钟头,你走出展厅,眼前光线乍亮,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回到现实的惆怅,如同电影散场。
首博的常设展也值得一看。青铜器、瓷器、玉器、佛塔文物、老北京民俗等专题展具有地方特色;佛像展相当系统,值得深究;北京通史展略显陈旧,据说即将升级,值得期待。
首博的后勤也不错,有直饮水,有五十多元的自助午餐,相比国博的咖啡厅和故宫的“宫廷盖浇饭”,还是要丰盛一些。
下面几家博物馆的人气就远不如故宫、国博和首博了。
国家典籍博物馆:
就是著名的 国家图书馆 ,设在国图老馆内。国图是全球最牛的中国古代典籍收藏单位,可展厅里的观众实在少得对不起文物。没办法,谁叫展品都那么高冷呢!什么甲骨、古籍、拓片、手稿、古琴,个个情怀超高,X格超标。
你如果对典籍不太了解,一定要在入口处查询全天免费讲解的场次,蹭上讲解。
典籍属于易损文物,所以国图的展览更换频繁,需要经常关注展讯。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一个没有常设展、没有饭吃、没有纪念品卖、硬件简陋、但别有“门路”的博物馆。
北大的文物考古专业异常强大,所以策展人很有门路,时不时把其他研究所刚挖出来的“新鲜”文物拿来展出,让人大呼过瘾。
博物馆距离北大西门较近,向门卫出示身份证即可,但寒暑假必须从北大东门进入校园,考试周与开学周都不对外开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大赛克勒算不上标准的博物馆,服务设施只有厕所,完全倚仗学术实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则截然相反,藏品主要来自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偏艺术性,没有太浓的考古气息,但这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馆,是全国罕见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高校博物馆,餐厅、商店、WIFI、微信导览、免费讲解、会员服务一个都不少,布展精心有学生气,适合晃掉一个闲适的周末下午。
北京艺术博物馆:
设在万寿寺内,展厅是寺院厢房,其貌不扬,但每年都有“小品”性质的短期专题展,尤其聚焦瓷器和玉器,学术性强,小而精彩。比如《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玉器展》,你看完之后,会对汉代葬玉有个全面了解,如同读了一本教科书。只可惜万寿寺目前在修缮,2019年重新开放。
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
严格来讲,这四家属于“美术馆”,主要展示现当代艺术品,而“博物馆”大多偏重古代历史艺术文物。但这四家美术馆也会偶尔举办古代文物特展,不办则已,一办惊人,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曾邀请山东青州佛教文物进京,不仅佛像美,灯光也很有艺术家气质。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嗯,你没看错,虽然这家博物馆的名称和文物不沾边,但她今年的表现出人意料,已经邀请多家著名博物馆进京巡展,比如年初的《环肥燕瘦:汉唐长安她生活》展是西安博物院去年推出的特色展览,前阵子的《西安碑林名碑拓本展》则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巡展的一站。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里没有什么观众,很清静,当然也没有餐厅,没啥纪念品。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里真的有展厅,就在入口廊道左右两侧。右侧是介绍大剧院剧目的常设展,左侧是临时展览。大剧院会不定期与全国文博机构合作举办音乐文物展,一些在当地睡库房的精品居然到这里露面,机会难得,美中不足是经常禁止拍照。
上面推荐的这几家博物馆有一个共同特点:展览更换得比较频繁。
曾几何时,博物馆给人的印象跟景点差不多,仅限“到此一游”,逛一次就够了,因为博物馆的展览几十年不变样。
现在不同了,博物馆越来越像“时装周”的会场,搞起了春夏秋冬展览季,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货。所以观众也要与时俱进,多去逛啊!
当然,北京的文物类博物馆不只以上几家,以后慢慢整理。
-
一、圆体字是什么意思? 英语圆体是指英文书法字体的一种,严格的定义的圆体作为国内的叫法指“果园”,即“国产圆体”。 英卖塌文圆体源自于法国的一种书写体,字母的拐角处呈弧形
-
美术同盟论坛里纪旺的一篇评论,我觉得满不错. 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一种逛超市的感觉很强烈地涌向自己本已烦躁的心情,那种愤怒,自然是不能详尽言说的.但是愤怒归愤怒,对问题的
-
如有条件的话,孕妇可以看一些美术作品,去美术馆也是不错的主意。在孕妇理 解和鉴赏的过程中,美的体验同时也传达给了腹中的胎儿。 少儿绘画作品说明怎么写? 根据绘画作品写自己
-
中国有哪些书画大师们身份和成就很高,但是没有加入画家协会或是书法家协会的?
一、中国有哪些书画大师们身份和成就很高,但是没有加入画家协会或是书法家协会的? 真的不好说,比如王浩、野雪、杜延平、刘振声等等 中国文联下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