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书法的风格和习气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2-06-20 11:01:51 浏览: 32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中的习气是书法家在一定或长期临摹学习或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一方面形成了某种规律类似的东西,一方面是一种僵化的表现。前者是正常的,就是形成了书法家独具特色的法度和法。后者是缺少生命力的僵化了表现,因其完全处于一种机械化,而不易提倡。这种习气是非常可怕的,习气一旦养成,积习难改还没有什么,关键在于就像写印刷体字一样,遇到相同的字,甚至相同笔画就会一模一样的照搬下来,就像复印机那样被模移下来。看过《红岩》的都知道,里面谈到用仿宋字的印刷小报,不管是谁写或者誊抄,笔记的一模一样,无法辨别就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对于手抄报或许是一种优点,但对于书法艺术,不变或者千篇一律,一直都被认为是书法的大忌。

习气严重甚至形成一种观念,一种审美标准而固化与人的思想意识中,积重难返。

所以,历来学习书法都经历避免习气的出现或形成。比如馆阁体一类的书法就是如此,实际上馆阁体还有几分可以圈点之处,而习气完全把书法变成一种机械化的重复复制模式。要么同类点画千篇一律,要么同字不同位置,仍然千篇一律,虽然有手写,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写出的模式都不变。

书法是在临帖基础上,最终达到创作的目的,创作才是书法的终极目标,纵观历史书家,无一不取法古代书法大家,或寻访名师,或临摹大家遗留作品。唐代书法大家大都临摹兰亭序,这一方面迎合了统治者喜好,另一方面,唐代书法家也是从优秀作品之中取法,起笔,收笔、字形、斜正等等。

在临摹基础深厚以后,就要出贴,也就是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比如我们在辨识古代书家时,是怎样看出是谁的字体,这就是用现代人的话来说的个人风格。

至于说习气,我个人认为要辩证的来看,尊古学古,由此产生的“习气”就是好的。

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人可以掌握多种书风吗?

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下,书家对审美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

比如东晋时期,士大夫们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寄情翰墨,于是就有了以王羲之、王献兰为代表的,以韵取胜,潇洒流美、自由奔放的典雅书风。

内在无形的书法作品精神内涵在其中占据很重要地位。书家的学识修养、格调的高低影响作品的质量。

唐代虞世南书法受当时社会和教育政策、以及个人学识修养的影响,形成了注重法度、婉雅秀逸、虚道空灵书法风格。

书法风格还需要外在的、独特的形式美作支撑。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没有和外在的形式二者合二为一,不能很好的表现书家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宋代苏东坡才气过人,诗书画皆精。他的文学学养和绘画学养对书法作品的风格影响也较大。他的文艺观是天真、自然、达意。其书法作品《前赤壁赋》,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清代刘墉《绝书绝句》中,写了苏东坡字的美丽:"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尘。笔软墨丰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

以上分析了各种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一个书家在一生中,其书法风格虽有差异,但主要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

笔者临帖习作。

(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临王献之中秋帖)

(临苏东坡前赤壁赋)

书法风格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共性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自然法则.规律.真理,形成了书法风格的共性和特殊性,也叫书法的规律;二是书法的个性发展的形成,其主要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天时.地理.人和,无时不变,无处不变,时时处处都在变,这是书法个性产生的主要的客观原因,这个变,就象天下人和天下的树叶一样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道理。书法,不变的是规律法则真理,变的是个性的,是客观的,现实的。一个人可以学习掌握多种书风,并且也可以创写多种书风书体,古人有,今人也有,这是书法发展的总方向,总格局,并且是不变的总方向总格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