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名帖》能否超越王羲之《兰亭序》,成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第二行书的认定,其实是个约定俗成,并没有哪个机构通过什么程序来认定。约定俗成的东西,代代相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要翻案?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实行,只能带来混乱。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此两件作品来说,各有各的好,第一、弟二的说法,是历史流传而已。有什么必要非真的区分第一、弟二不可呢?必须要区分的话,怎见得兰亭的第一是不够格的呢?有什么证据说明祭侄明显在兰亭之上呢?
如果觉得两者都是属于最优秀等级之列的,那就维持原来说法好了,有何必要翻转过来呢?如果说有人认为祭住明显优于兰停,那也只是部分人,按他们的主张改,必定遭到另一部分人的反对。何必在书法领域制造战争呢?这又不是书法存亡的关键重大问题。
颜真卿的 《祭侄文稿》无法超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这两幅作品之所以历经依然伫立在行书峰巅,一是二者都是在书写自己的文章,二是他们都在自然的情况下书写而成。不同的是王羲之写兰亭时处在微醉,舒惬的状态,而颜真卿是在满怀激愤与极度悲伤的情绪下奋笔疾书而成。
颜真卿本人及作品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为人正直,刚烈,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形象,慷慨赴难的悲壮,还有至死不屈铮骨,每一项会给其作品增添砝码。当然,《祭侄文稿》那种激愤的情绪强烈撞击纸面,几欲貫穿而透是千古无二的。你看,其纵横交错的笔意,满纸屋漏飞白,使转刚劲,提按迅捷,那个不是情绪的波动,那个不是义膺的倾泻。
我们再看兰亭,徜徉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聆诗作赋,悠哉于曲水流觞之时感怀轻喟。都是倜傥风流,尽皆儒雅俊逸。一觞酒,半砚墨,随着洋洋的文采一路流泻,每一个线条都那么完美,每一笔点劃都自然潇洒,从飘逸的牵丝,从疏朗的结构,从变幻莫测的字形,真是妙入毫颠,真是从容天成!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亦属书法的巅峰之作,然,更多的是死爱国情绪的加分,从书法技能出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落下《祭侄文稿》许多。
我的结论是《兰亭集序》略高一筹!
邓石如的书法很厉害吗?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书家,借鉴刻印石刀锋顶着石面逆行的道理,悟出了新的用笔方法。
就是书写时,笔画中段要圆满遒丽,逐步顿挫,行处皆留,留处皆行。用笔取逆势。
邓石如隶书以篆法入隶,斩钉截铁,茂密雄厚,枯涩老辣,气势逼人。
赵之谦书评: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篆书笔笔从隶书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温,善易者不言易,作诗必是诗,定知非诗人,皆一理。″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神品第一。
上图隶书作品《世虑全消四幅》,为邓石如书。全幅内容:世虑全消,见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尘缘割断,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风。″题款:见源禅友属书,顽伯邓石如。″
【清代著名书法宗师、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
笔者就清代著名书法大家,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的书法非常的“厉害”,其特点简单的介绍一下,与大家分享。
一.他的一生非常的勤俭,以鬻书刻印自给,终生步衣。
二.他的一生精研书法与创作,其中以篆书的成就最为突出,对中国传统书法的贡献是开创性的。
三.他的书法以篆书为代表其以为法,如《泰山刻石》、《石鼓文》、《峄山碑》、《开母石阙》等书体为其书法法则,再融合汉碑额婉转飘动的书风,其意趣、丰富。
四.他的书法创作,其字形圆方互用,姿态新颖,婀娜多姿,笔力深雄,体势大度优雅,从而用笔富有变化灵动活泼。
五.他的字骨力坚韧,创作与创新相结合,从当时呆板纤弱、单调雷同的积习中给人一种大自然清新的芳香。
邓石如的书法,又篆从隶入手,隶从篆输出,自成一派。自清代起后世们都以他的篆书为书法创作准则,其影响非凡。
笔者意为,自清朝到现代这几百年来,其篆书之艺术风格的书家辈出、丰富多彩,这辉煌的篆书景象就是邓石如开创的篆书繁华之道。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