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笔法特点
隶书的结构和笔画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质,并把书法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审美世界,拓宽了书法的审美领域,深化了书法的审美内涵,促进了书法技能技巧的提高,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一、隶书的笔法特点
1、波磔取势的笔法
隶书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笔画形态。隶书的笔画一方面保留了篆书的笔法,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适应自身书写的新笔法,毛笔的提按幅度增大。提按的交替运用,使笔画形态更加丰富,也使得毛笔柔软而富于弹性的特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书法的笔法更加多样化。隶书的笔画形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波磔,这在隶书的主要笔画波横和撤、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笔画往往处于主笔的地位,位置重要,形象突出,其笔势向左右开张。
2、左波右磔,兜裹取势
书基本点画的书写在手感上以及书写出的形态上与篆书和楷书都有所不同,将是隶书中的典型笔画区别更为明显,如波横(长横)起笔处形如蚕头,收笔处状如尾,为隶书独有的从而区别于其他字体的最典型的笔画,撇与捺在书写时向左右伸展,书写出的笔画形态也与其他字体不尽相同,波碟兜裹的书写手法也存在于其他画之中,应当一以贯之,只不过没有波横、搬、掉那样明显罢了。
3、起笔应逆锋,收笔有藏露
书的笔画在起笔时多用逆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经逆锋后再回转运行,把笔要在笔画之中,使起笔处不露锋芒,波横起笔形如蚕头,逆锋动作更为明显,短小笔的起笔也应逆,只不过动作比较轻微,求书起笔顺露锋的情况很少隶书笔画的收笔应根据笔画形态的不同而有回锋和放锋,一般的平横收笔要轻,竖有的放锋有的回锋,波横和捺收笔应放锋,撇则有回锋和放锋的变化。“藏锋以其气,露锋以纵其神”,从而达到张扬与含蓄、开张与内敛有机结合。
4、方圆结合,因碑而异
有时圆转有时方折,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状态也有方圆的变化,一般来讲,多数的书碑钻能够方圆结合,应当因碑而异各有侧重。如《石门颂)用圆笔较多,《张迁碑),(解于碑》用方笔多些,“方笔字之骨,圆笔字之筋”,方笔有棱角,圆笔无棱角,“折以成方,转以成圆”,方笔骨力洞达,圆笔舒畅柔和,各有其美的表达,贵在合理的运用,求书方笔和圆笔的恰当而灵活的运用,丰富了笔画的形态,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5、隶书无双捺
所谓“蚕头不二设,雁尾不双飞”是成熟的隶书所遵循的一般规则。至于在一些简牍和碑刻隶书中偶有重捺的现象并非通例。隶书无双捺的原则体现了主从关系,使笔画产生不同的层次和变化,避免雷同。
6、短小笔画灵动多姿
隶书的典型笔画固然重要,其短小笔画也不可忽视。短小笔画虽然处于辅笔的地位,的平横收笔要轻回但在笔画艺术形象塑造上的作用却不可低估。短小笔画是构成单字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的变化。“藏锋以包部分,而且数量众多,其形态往往影响着书法艺术含量的多少、艺术内涵的深浅和艺术表现力的高低。短小笔画的姿态极富于变化,往往同一个笔画可以写出不同的形态。
7、统一中求变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风,一个碑帖也有一个碑帖的风格。凡书法水平高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和气质格调,从而形成鲜明的风格。凡是优秀的隶书作品,又不是僵化的,在基本风格的统领下,又能生动活泼,充满着变化,在统一中求变化。
隶书著名的碑帖有《石门颂》、《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