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咋执笔才正确?这是书法老师不愿说的秘籍!

时间:2022-05-27 15:18:04 浏览: 1 作者:笔墨纸砚网

晚饭后翻看一本潘伯鹰的《中国书法常识》,不到一个小时翻了大半,对有些内容颇有感触,执笔就是其一。

这种书于我来说价值不大,因为内容是早已烂熟的了,不过是表述方式不同,思考不同,看这类书多数是奔着一些独特观点去的,他们对书法的独特观点,实则可理解为“偏见”,然巧的是,书法除“法”外,是根本无“正见”的,书法史除法度传承与演变外,更多是由不同的“偏见”所组成。

也好,偏见是多了一股人情味儿的,虽门道众多,然只要站在其角度去思考,一定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潘伯鹰讲执笔“清民”味儿相对重些,受时代左右,以五指为主,以悬肘为主,那时古法不普及,习惯也如是,讲起来是没问题的。但在今日,再如此讲执笔,好像就“窄”了,有以偏概全之嫌。

依旧是说说自己对执笔的看法和理解。

初学时特重执笔,还专门找了些清晰的执笔图和执笔视频来模仿,现在想想可笑,但当时却是认真的。

落实到人性上,每个人都有虎头蛇尾的习惯,字练不练的好且不必说,笔得拿的像样子才行,这也好开口跟外人说“学过”。

说执笔,则必须要说执笔方法与姿势的发展,否则我说出三指五指悬腕枕腕,也不易理解。

执笔方法与发展,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这是学书法必须要理解的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五指枕腕,是明清之后流行起来的,所以勿要先入为主,以为这就是“正确姿势”。

先说姿势,我们都知道唐之前多“跪坐”,因为那时候没有桌子椅子,只有榻,最多加个小板凳,叫胡床。

没有椅子,就要跪坐在榻上,没有桌子,就要往榻上放“案”,跟我们在床上用的小桌板感觉差不多。有人可能会问了,榻上为啥非要跪坐,老太太式的叉腿坐不行吗?

叉腿坐固然舒服,但时间一长,每天都低头看书写字,颈椎要不要了?所以跪坐,是科学的姿势。现在日韩某些家庭还保留这种姿势,因为他们家里很少用大桌大椅子。

执笔跟姿势有关系吗?
有大关系!

首先,你跪坐在榻上,案板与你肚脐眼儿等高,你若写字,是该悬肘还是枕肘?肯定悬肘啊,且不说双腿跪于榻,双肘趴在案上姿势不舒服,古人能用的起“案”的,肯定文人士大夫之流,若有人用这种姿势写字,甚是不雅,有辱斯文。

所以唐之前,肯定都是悬肘的。我们所学之作品,也都是悬肘所写。所以你在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得悬肘才能把原帖中的使转做的更贴近秦汉魏晋唐的风格?毕竟用腕和用肘,对使转的弧度方向都是有影响的,这是生理决定。

到了唐中后期乃至宋初,有了桌子,有了椅子,书写姿势是不是就可以变化了呢?

有了桌子,面儿大,肘就有支点,不至于悬空,所以悬腕就可,甚至连腕也可以有支点,枕腕也可。

当然,有些人习惯比较传统,即便有了桌子椅子也会悬肘写字,依然可以。

所以唐中期以后,悬肘、悬腕、枕腕,都可以,用哪种姿势都不耽误写好字。

当然,这里说的一律是指“尺牍小字”,因为以往说到此就结束,总会有人抬杠说,悬肘悬腕本质上就是写大字小字的不同应用。悬肘写大字,悬腕写小字,这是常识,就算没练过书法的人也应该知道枕腕写不出擘窠大字,甚至写十五厘米字径,手腕都使转不开。

不要把常识,当时历史。

这里所提及之悬腕枕腕悬肘的书写习惯,均是指古人写两三厘米小字的书写习惯。

结论就是,悬腕枕腕悬肘,都能写好字,所以无论何种姿势,都对字的好坏没有关系,只是临习不同书家时,还需对姿势有一定了解才好。

如学苏轼,你若悬肘,便不容易写出石压蛤蟆的扁势,也不容易写出其肥媚,如学黄庭坚,你若枕腕,便拉不开架势,写不出运笔中的激荡。

所以,姿势上的差异,导致部分书家初学不能碰,碰了也白碰。若初学只会枕腕,写黄庭坚怎么能学到起笔法呢?人家的笔法悬肘才容易体会,所以多学徒劳。

例子就不多举了,明白这个意思就行。

再说执笔方法,五指,还是几指,有什么关系呢?

这则跟“笔”的发展有关系了。

古代毛笔,笔管有粗有细,粗到跟小棍棒一般,大概如斗笔笔杆,但笔锋却依旧纤细,所以执笔就需“握笔”,想象自己拿一把刀从上至下戳自己大腿,这种姿势的感觉,叫握管。

但还有特别纤细的笔管,跟筷子似的。这种笔管用我们现在的五指执笔固然也可用,但别忘了古人是跪坐悬肘的。当你以这种姿势跪坐悬肘时,还用五指执笔,怕是跟自己手腕有仇,恨不能早日断腕。

想要手腕舒服,则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够不着笔管,所以唐之前多是三指执笔,当然还有更细的笔管,连中指都生了,俩手丫子一搓就能运转,这便是用指的问题。

几根手指都不耽误写字,没手指也不耽误写字。因为笔法讲究的是用笔的方法,至于拿哪儿用笔,没要求,也有用嘴练成的书法家,还有用脚用左手练成的书法高手。

所以看到这你就应该明白一件事,执笔方法,执笔姿势,都是虚的,哪种都可用,都不耽误写好字。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哪种更方便,哪种更习惯,用三指习惯则三指,五指习惯则五指,用嘴习惯就用嘴。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五指比三指来说,多了两指的束缚,所以在使转上,力道自然弱一分,也不会流畅,所以习大草者,用五指必废。

但这个到小字上就不同了,五指虽然灵动少一分,但笔力多一分,所以这个写些求稳的小字,还是有优点的,比如蔡襄苏轼这类小字,比较厚实稳重。写米芾就就选三指,灵动一些。

姿势不耽误写好字,但是在写字的效率和细节上,姿势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高手写字,都讲究这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风格来调整姿势。

有很多人觉得书法非黑即白,必须三指,必须五指,必须枕腕,必须悬肘,否则练不好,这都是扯淡,不让躺着睡,难道侧卧就睡不着了?

书法有规矩,但是规矩之外是没有规矩。书法是流氓的,水平高怎么写都对,倘若有一天用鼻孔夹着笔写能把字写好,这种执笔也是对的,只不过欠雅观而已。

水平不高,再强调三指五指枕腕悬腕也没用,因为无论在怎么写,都体会不到各种姿势的妙用。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各个朝代姿势的差异,对我们临各个朝代的字,是有一定启发的。

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对大多数古帖的笔法变化而言,姿势很重要。当然,初学某一家,枕腕写横还写不直,就要按照最正统的悬肘去临,显然没必要。

书法不是教条。

先从自己习惯的姿势学起,能掌握基础的用笔方法了,笔能听话了,让写出什么样的线条就能写出什么样的线条了,这时候再去追求不同的执笔姿势,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也涉及到我曾经走过的一个坑,我曾经三指五指枕腕悬腕并练,一个这样一会那样,这样的结果就是“邯郸学步”,最后走路都不会了。

我虽然不至于不会写字,但每当写字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这种状况持续了个把月,这是真事。感觉就好像当你特别在意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的时候,你在某一瞬间就迈不出步了,自己就凌乱了。

所以先掌握一种姿势,其他就是时间问题,拿出一点时间练习一下,则可以选择对应的名家去临习体会,自有所得。

想要熟悉一个名家的书写习惯,姿势很重要,这点不多说。

也说了许多,总结就一句话:姿势不重要,姿势很重要,看阶段,不要在追求自己阶段之外的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