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辽砚的辽砚 - 辽砚传人

时间:2024-05-18 04:17:21 浏览: 133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为了进一步开发丰富的辽砚资源,使古老的辽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重新焕发青春,华厦人为之付出了不懈地努力。

大师简介

辽砚第四代传承人章永军,汉族,生于辽宁昌图,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书法专业。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辽宁卷》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联民间技艺委员会会员,本溪辽砚艺术协会会长,本溪市书画研究会理事、工艺家协会理事,本溪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工艺技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玉石、砚石鉴赏大师。

章永军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民族文化,尤擅书法。受其家庭影响,还在童年时期,就经常缠着爷爷教他练字,他一边帮爷爷磨墨,一边琢磨提腕、运笔,一有空闲时间总要练上几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他用楷书撰写的总理诗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获得头等奖,成为全校临摹的范本。2006年5月,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并获得“十佳”荣誉称号。

1988年,他到山城本溪创业,从写字作画逐步涉足辽砚,后拜辽砚名宿袁斌先生为师,自此专注于辽砚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98年以来,先后创办本溪市辽砚厂、本溪辽砚研究所、本溪宏达雕刻艺校、本溪辽砚艺术馆、本溪辽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辽宁省华宝辽砚博物馆,其名下还有雕刻中心4个、销售中心10个,共有雕刻技师及员工60多人。已被公认为辽砚第四代传人,辽砚产业领军人物。

多年来,他传承辽砚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开创辽砚独特的线雕、镂雕、半圆雕等技法,石上飞刀绝技令人叹服,使辽砚石雕艺术更具冲击力,极大地提升辽砚实用性、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经过多年发掘研究,辽砚外观设计及中华板扇设计各一项获国家专利。首家倡导并创立《辽砚辽宁省地方标准》,编撰出版《国宝辽砚》一书。

其“紫云堂”系列辽砚作品,被辽宁省、本溪市评为“十大名牌产品”之一;以辽砚为代表的本溪桥头石雕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年,为迎接澳门回归,设计创作的巨型辽砚“万众一心”,被辽宁省博物馆收作镇馆之宝;2001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辽砚艺术作品展,受到各界人士普遍赞誉。北京画院院长刘春华、中国书协副主席佟伟、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等鉴赏辽砚后,称其为“砚林珍品”。中国书协副主席佟伟观赏后赞不绝口,当场题字祝贺。2005年5月,辽砚“枫叶情”被沈阳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2006年3月,辽砚“丹凤朝阳”被国家文化部典藏。2008年,汶川地震举世悲痛,全军官兵闻令而动,为此而创作的石刻屏风“众志成城”被中央军委珍藏。2010年,巨砚“锦绣中华”和“世博之光”,在上海世博会广受好评。为本溪广电大厦创作的16米长的紫云石立体石雕“清明上河图”,创造了辽砚史上的奇迹。其书法作品也倍受喜爱,并被广为收藏。

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和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大,辽砚第四代传人章永军创立的本溪辽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目前是本溪市制砚规模最大、机制最全,制砚数量、从业员工、销售中心最多的单位,并在本溪市第一个成立辽砚研究所、第一个建立辽砚博物馆。总经理章永军是本溪第一个国家一级工艺技师,第一个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本溪市优秀政协委员、民建优秀会员、本溪市拥军先进个人、本溪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人物、本溪市非公有制企业先进个人、本溪市第三届、第四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大师合影

大师书法作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