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老子提出“虚实结合”的原则所体现的美学理念是什么?

时间:2024-06-16 01:02:53 浏览: 105 作者:笔墨纸砚网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要:“虚实论”在历代艺术理论中的位置和涵义并不相同,但究其艺术思想,不得不说它与道家老庄有较深的渊 源。本文主要从老子“有无相生”等哲学观念来分析“虚实 论”的美学内涵,并列举“虚实论”在历代文艺理论中所指含 义,最后以笪重光《画筌》为例分析“虚实论”在中国画论中 的表现。 关键词:虚实论;老子美学;有无相生;画论 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 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老子“贵无”思 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 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 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 崇尚空灵的特色。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 “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 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 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老子》全文中,除第22 章、第16章、第53 章,含义均为空虚。“?/实”字仅 出现两次,在第3 章中指充实,第38 章中指朴实。)那么, 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 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 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虚实”属于美学、文 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 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 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观照 “道”,包括艺术。所以,从属于艺术范畴的“虚实”也应达 到的“道”的境界。宗白华直接指出“老子说:‘有无相 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 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 界。”宗白华进一步指出虚实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 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 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另一个方面是“思想家还认为 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这就是化景物 为情思的思想。”他说出了“虚实论”,或说“虚实相 生”、“虚实结合”、“有虚有实”、“以实出虚”等的哲学 本源,也就是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哲学观念而来。《老子》 是部言简意赅,正言若反,又蕴意丰富的哲学著作。对世界的 认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 “三”不是指具体地数字,而是讲宇宙生成的秩序。老子一再强调,世界的本源是不可名状的“道”。“一”等同天地之间 的气,也就是庄子说的“太一”,“二”等同于阴阳二气, “三”指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和”的气象,万物便由阴阳二 气地流动交和状态而来。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看,老子论有、无,属于宇宙论的概念,且“道”既包含 “无”也包含了“有”。天地之间存在的虚空的气是变动不息 的,是“有无相生”的,也是虚实相生的。因为任何事物没 有了“虚”就缺失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没有“实”就无法存 在于现实世界中。因此,“虚”、“实”能相生相成,主要是 由于老子哲学的“有无相生”。《老子》第11 章谈无用之 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 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就为了说明,实体有用在于有空有 虚。在美学中,便出现了“虚实结合”等一系列范畴,它们一 方面要求真实反映世界,一方面追求物质以上的精神价值。庄 子赞同老子“道法自然”和“有无相生”的宇宙观,而且由于 庄子更细致巧妙地阐释,无形中把虚实论推至更广泛的文艺领 域。比如,属于审美心胸的“心斋”、“坐忘”和“游”,属 于艺术创造与追求的“庖丁解牛”与“解衣盘礴”都来自庄子 对“道”的发挥。《庄子》中有大量关于“虚”、“实”的分 析,还提出“虚己”、“虚静”、“虚室”、“虚无”等观 念,教人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庄子通 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 意”的命题作了修正,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达宇宙的真理(“道”)。庄子的这个 思想,不仅结合了老子“有无相生”和周易“立象以尽意”的 思想,更加强了“虚实论”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影响。 二、艺术理论中的“虚实” “虚实”一词经过《老子》哲学的丰富阐释,形成了具有 艺术意味的“虚实论”。之后历代都对“虚实论”的真正形成 做出了努力。汉代人把作品中的虚实看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指出:“虚实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自魏晋南北朝提倡文 学超脱后,作品创作中“崇虚”的风气大盛。隋唐时期,又将 “虚实”应用于书法理论,讲究字体的疏密和结构。在诗文方 面,注意诗歌创作虚实结合,从有形实象到虚无意象,达到至 高的艺术效果。例如,司空图概括意境的特征是“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还提出“雄浑”、“冲淡”、“含蓄”等崇虚的 理论(《二十四诗品》)。宋范?文从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 系出发,强调“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对床夜语》卷 二),通过描写景物表现思想情感。宋人画论也主张作画应 “咫尺有万里之远”(《宣和画谱》),亦是虚实论的作用。 明清时期,虚实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艺术样式之中,成为 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在绘画方面,唐志契提到画幅大小 与虚实运用的关系;董其昌从用笔方面强调虚实互用,疏密相 间;笪重光论画面处理空间方法说;石涛、丁皋等人,强调艺 术中的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文方面,谢榛认为诗句中的 情景,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强调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刘 熙载以虚实理论分析艺术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虚实理论与意象、意境、黑白、繁约、 疏密、显隐、肥瘦、枯腴、藏露、轻重、开合等范畴关系紧 密,它们都在不同的文学与艺术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 般认为,“虚”指审美对象不可捉摸的精神层面,“实”指审 美客体的实际形式。“虚”虽无形可见,却是艺术空间组成的 不可缺少的部分。清代恽南田曾说“古人用笔,极塞实处,愈 见虚灵。今人布置一角,已见繁缛。虚处实则通体皆灵,愈多 则愈不厌。”他的意思是,绘画中虚实处理得好,实中有虚, 处理得不好,见不到空虚美感。在书画中的虚实表现有黑处 见白,白处显黑,繁密处求简约,用笔的轻重,气势的藏露, 笔法的枯腴肥瘦等。 中国画论在清代已趋于成熟,而“虚实”成为书画立意、布局、笔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画筌》作者笪重光就山水画 的“虚实相生”意境作了比前人更深的分析。十幅如一幅,胸 中丘壑易穷;一图胜一图,腕底烟霞无尽。全局布于胸中,异 态生于指下。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悠闲,斯称逸品。寓 目不忘,必为名迹;转瞬若失,尽属庸裁。笪重光在讲构图 时,除了强调“得势”的重要性,还从多方面来谈如何构图布 局: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都 非。势之推挽在于几微,势之凝聚由乎相度。从虚实来看:山 笪重光非常重视中国画的布局,强调构图巧妙,神韵悠闲。他的绘画思想用一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概括 是最适合的。无画处是画的虚空处,它能在绘画实景中生出象 外之境。所以,画中无“实”,“虚”无法游走;画中无 “虚”,“实”景无审美妙趣可言了。这就是笪重光所说的, 画需要空间,需要“实境”也需要“神境”。周积寅在《中国 画论辑要》中指出中国画的构图须讲究立意定景,其中一个重 要的构图手法便是“虚实”。它要求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运 用宾主、呼应、开合、藏露、繁简、疏密、虚实、参差等对立 统一法则来布置章法,并巧妙地处理画面的空白。{11} 宗白华曾说中国画“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 “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12}黄 宾虹曾教导王伯敏“章法为位置经营,实则虚之,虚则实,以 图》,“没有虚实对比,画面上的这片空,就成空无一物”,“对虚实的理解,作为画家,往往以实为虚,以虚为实。山水 画家,有时看他着力于画山,实则他是在画云,即以画山来表 现云。”{14}由此可见,中国画家在有限的画面中创作无限的 意象空间,离不开对虚实的技法运用和美学思想的理解。 与中国画相对的西方绘画,是否也讲究虚实呢?答案是肯 定的。不过,我认为西方绘画中的“虚实”主要在于体现画面 空间的立体感、结构感、体积感以及明暗对比的光影,缺少对 美学思想的直接关照。西方艺术重视模仿自然,认为艺术越逼 真越能接近真和美。因此,在绘画表现中追求一种视觉的真实 瞬间,运用光影、虚实、几何透视画法给人们造成一种符合实 际经验的空间幻景。“虚实”就是在这种透视画法中十分重要 的表现手法之一。这与中国画中的虚实有着本质区别。宗白华 甚至认为,“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 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15} 四、结语 当代研究“虚实论”较多在于分析其艺术理论价值,而考 察“虚实论”的哲学、美学思想较少。“虚实论”是在中国古 代历史中逐渐成熟的,它之所以如此具有生命力,我认为根本 原因在于它以道家老子宇宙生成论为基础。虽然《老子》没有 直接关于艺术的论述评价,但它“有无相生”的思想中实则蕴 含了“虚实结合”的艺术内涵。老子之后,在中国艺术理论历 史中关于“虚实”的讨论、应用一直没有间断,只是侧重点和 理解不一样。随着山水画、水墨画地位的提高,“虚实论”作 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需求,得到中国画家、理论家前 所未有的重视。

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老子“贵无”思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崇尚空灵的特色。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

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老子》全文中,除第22章有“虚言”一词以外,“虚”字仅出现四次。分别位于第3章、第5章、第16章、第53章,含义均为空虚。“/实”字仅出现两次,在第3章中指充实,第38章中指朴实。)那么,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虚实”属于美学、文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①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观照“道”,包括艺术。所以,从属于艺术范畴的“虚实”也应达到的“道”的境界。宗白华直接指出“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②宗白华进一步指出虚实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另一个方面是“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③他说出了“虚实论”,或说“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有虚有实”、“以实出虚”等的哲学本源,也就是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哲学观念而来。《老子》是部言简意赅,正言若反,又蕴意丰富的哲学著作。对世界的认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这其中的“一”、“二”、“三”不是指具体地数字,而是讲宇宙生成的秩序。老子一再强调,世界的本源是不可名状的“道”。“一”等同天地之间的气,也就是庄子说的“太一”,“二”等同于阴阳二气,“三”指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和”的气象,万物便由阴阳二气地流动交和状态而来。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⑤看,老子论有、无,属于宇宙论的概念,且“道”既包含“无”也包含了“有”。天地之间存在的虚空的气是变动不息的,是“有无相生”⑥的,也是虚实相生的。因为任何事物没有了“虚”就缺失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没有“实”就无法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此,“虚”、“实”能相生相成,主要是由于老子哲学的“有无相生”。《老子》第11章谈无用之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就为了说明,实体有用在于有空有虚。在美学中,便出现了“虚实结合”等一系列范畴,它们一方面要求真实反映世界,一方面追求物质以上的精神价值。庄子赞同老子“道法自然”和“有无相生”的宇宙观,而且由于庄子更细致巧妙地阐释,无形中把虚实论推至更广泛的文艺领域。比如,属于审美心胸的“心斋”、“坐忘”和“游”,属于艺术创造与追求的“庖丁解牛”与“解衣盘礴”都来自庄子对“道”的发挥。《庄子》中有大量关于“虚”、“实”的分析,还提出“虚己”、“虚静”、“虚室”、“虚无”等观念,教人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庄子通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有”“无”“虚”“实”的思想对《系辞传》“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了修正,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达宇宙的真理(“道”)。⑦庄子的这个思想,不仅结合了老子“有无相生”和周易“立象以尽意”的思想,更加强了“虚实论”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影响。

二、艺术理论中的“虚实”

“虚实”一词经过《老子》哲学的丰富阐释,形成了具有艺术意味的“虚实论”。之后历代都对“虚实论”的真正形成做出了努力。汉代人把作品中的虚实看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出:“虚实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自魏晋南北朝提倡文学超脱后,作品创作中“崇虚”的风气大盛。隋唐时期,又将“虚实”应用于书法理论,讲究字体的疏密和结构。在诗文方面,注意诗歌创作虚实结合,从有形实象到虚无意象,达到至高的艺术效果。例如,司空图概括意境的特征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还提出“雄浑”、“冲淡”、“含蓄”等崇虚的理论(《二十四诗品》)。宋范文从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出发,强调“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对床夜语》卷二),通过描写景物表现思想情感。宋人画论也主张作画应“咫尺有万里之远”(《宣和画谱》),亦是虚实论的作用。明清时期,虚实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艺术样式之中,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在绘画方面,唐志契提到画幅大小与虚实运用的关系;董其昌从用笔方面强调虚实互用,疏密相间;笪重光论画面处理空间方法说;石涛、丁皋等人,强调艺术中的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文方面,谢榛认为诗句中的情景,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强调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刘熙载以虚实理论分析艺术的审美趣味。⑧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虚实理论与意象、意境、黑白、繁约、疏密、显隐、肥瘦、枯腴、藏露、轻重、开合等范畴关系紧密,它们都在不同的文学与艺术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虚”指审美对象不可捉摸的精神层面,“实”指审美客体的实际形式。“虚”虽无形可见,却是艺术空间组成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清代恽南田曾说“古人用笔,极塞实处,愈见虚灵。今人布置一角,已见繁缛。虚处实则通体皆灵,愈多则愈不厌。”他的意思是,绘画中虚实处理得好,实中有虚,处理得不好,见不到空虚美感。⑨在书画中的虚实表现有黑处见白,白处显黑,繁密处求简约,用笔的轻重,气势的藏露,笔法的枯腴肥瘦等。 三、《画筌》中的“虚实”

中国画论在清代已趋于成熟,而“虚实”成为书画立意、布局、笔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画筌》作者笪重光就山水画的“虚实相生”意境作了比前人更深的分析。十幅如一幅,胸中丘壑易穷;一图胜一图,腕底烟霞无尽。全局布于胸中,异态生于指下。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悠闲,斯称逸品。寓目不忘,必为名迹;转瞬若失,尽属庸裁。⑩笪重光在讲构图时,除了强调“得势”的重要性,还从多方面来谈如何构图布局: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都非。势之推挽在于几微,势之凝聚由乎相度。从虚实来看:山实,虚之以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从藏露来看:背不可睹,仄其峰势,恍面阴崖;坳不可窥,郁其林丛,如藏屋宇。山分两麓,半寂半喧;崖突垂膺,有现有隐。

笪重光非常重视中国画的布局,强调构图巧妙,神韵悠闲。他的绘画思想用一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概括是最适合的。无画处是画的虚空处,它能在绘画实景中生出象外之境。所以,画中无“实”,“虚”无法游走;画中无“虚”,“实”景无审美妙趣可言了。这就是笪重光所说的,画需要空间,需要“实境”也需要“神境”。周积寅在《中国画论辑要》中指出中国画的构图须讲究立意定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图手法便是“虚实”。它要求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运用宾主、呼应、开合、藏露、繁简、疏密、虚实、参差等对立统一法则来布置章法,并巧妙地处理画面的空白。{11}

宗白华曾说中国画“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12}黄宾虹曾教导王伯敏“章法为位置经营,实则虚之,虚则实,以一当十,以十论取舍。”{13}王伯敏评石涛《罗浮飞云峰图》,“没有虚实对比,画面上的这片空,就成空无一物”,“对虚实的理解,作为画家,往往以实为虚,以虚为实。山水画家,有时看他着力于画山,实则他是在画云,即以画山来表现云。”{14}由此可见,中国画家在有限的画面中创作无限的意象空间,离不开对虚实的技法运用和美学思想的理解。

与中国画相对的西方绘画,是否也讲究虚实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我认为西方绘画中的“虚实”主要在于体现画面空间的立体感、结构感、体积感以及明暗对比的光影,缺少对美学思想的直接关照。西方艺术重视模仿自然,认为艺术越逼真越能接近真和美。因此,在绘画表现中追求一种视觉的真实瞬间,运用光影、虚实、几何透视画法给人们造成一种符合实际经验的空间幻景。“虚实”就是在这种透视画法中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这与中国画中的虚实有着本质区别。宗白华甚至认为,“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15}

四、结语

当代研究“虚实论”较多在于分析其艺术理论价值,而考察“虚实论”的哲学、美学思想较少。“虚实论”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逐渐成熟的,它之所以如此具有生命力,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它以道家老子宇宙生成论为基础。虽然《老子》没有直接关于艺术的论述评价,但它“有无相生”的思想中实则蕴含了“虚实结合”的艺术内涵。老子之后,在中国艺术理论历史中关于“虚实”的讨论、应用一直没有间断,只是侧重点和理解不一样。随着山水画、水墨画地位的提高,“虚实论”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需求,得到中国画家、理论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提到“长久”,讲“久视长生”,讲“道乃久,没身不殆”,讲“不失其所者久”,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可以说,长生久视是老子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然而这个长久,是长生不死吗?并不是。假如长生不死才是符合天地之道,那么人人生而不死,也就不会再有新生命的生存空间,没有新生命的诞生,也就丧失了“生”这个最重要的道之属性,也就与道相悖了。

所以真正的长久,是“死而不亡”。身死,但精神不亡。精神长存,也是不会侵占他人生存空间的。怎样才是精神不亡?老子在后文中又指出,“子孙以祭祀不辍”。有子子孙孙在祭祀着你,有万千百姓在纪念着你,那么也就做到了“死而不亡”。

如何才能做到子孙不断绝,百姓铭记在心?不自生。老子列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是如何做到长久的?因为它孕育了万物,有万物生生不息,则有天地不绝永存。

哪怕真有一天,天地毁灭了,只要它孕育的万物(人)存在,那么我们仍然记得有天地,我们仍然铭记自己出自于天地,天地仍然存活在我们心中。

而如果,天地专注于自身的生长,不去孕育万物了,只是用来增加地的厚度,天的高度,专注于成长自己。那么地再厚,也终有到达极限的那一天;天再高,也终有不能再高的那一天,达到了极致,也就不可长久了。

如同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万事万物,都是有极限的,一味成长自身,最终就会碰到那个极限。唯有生之,又生之,子子孙孙更新换代,推陈而出新,生生而不息,这个才是无穷的。

这也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把多余的,用来哺育那不足的,方能生生不息传承下去。而如果把那些不足的、弱小的当作养料,用来成长那些多余的,最终结果就是,断绝了传承,自身也不能得到长久。

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而专注于成长其他人;常常把得失置之度外,而专注于成全其他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