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唐诗、宋词看哪些书籍好?
一、学习唐诗、宋词看哪些书籍好?
我是煮酒论诗,我来回答。
学习古诗词,要循序渐进。可不拘泥于唐诗宋词。
最简单的先从千家诗开始,千家诗背完,可背唐诗三百首。
这两本背完,就可以看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
这些书你都背会掌握了,基本上你在平常生活中,诗词上的造诣,就难逢对手了。
如果这样你还不满足,那就去虐古诗文的终极大杀器,文选。
文选这书,是李白杜甫的必读书目,在唐宋时代,是非常流行的古诗文教材,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如果你能把文选也弄懂弄通,所有唐诗宋词都不在话下。
二、关于诗句赏析的书
1.关于唐诗宋词的古诗词鉴赏书推荐几本 作者:楚云飞
来源:知乎
我想楼主这个提问,也是对所有想读一读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诗词的人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词的人说详细一点吧,只是小硕多有不足~~
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鉴赏辞典系列。这套书的优点很明显,多请名家专业撰写,深入浅出,内容全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体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准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笔),还有就是携带不便,看着好大一本没有闲翻的欲望了。另外如果买这套的词建议买唐宋词的上下册,而不仅仅是宋词的上下册,因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词纯宋本没有收。
其次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这是本人所共知的书,来问或者其他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这个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处~~当然我仍觉得这本书闲翻不错。
那么其他推荐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说的类型,带有较好分析而非过于专业艰深分析的书────
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6.唐诗杂论,闻一多。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三、请推荐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书
最好的是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编写阵容极其强大,绝对保证实力.需要的时候可以当词典查证,平时可以随时翻读,终生受益. 薛金星出的《古诗词曲鉴赏手册》,也很棒!详略得当
《唐诗・宋词・元曲》
《优秀故事赏析》
四、有哪些关于古诗词的书,推荐看看
聊将锦瑟记流年,人间词话,纳兰词,《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套装上下册,唐宋词十七讲,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给孩子的古诗词诗经译注(修订本),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以上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而且读起来也不会很沉闷。望采纳,谢谢。
-
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一、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花退
-
1.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1.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
-
一、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
-
一、思亲怀旧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