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力作

描写黄河的古诗大全

时间:2024-06-04 11:32:08 浏览: 84 作者:笔墨纸砚网

描写黄河的古诗大全

描写黄河的古诗大全如下: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赏析:“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磺。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了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赏析:诗歌发端是两组整齐的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颖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次句“一片孤城万仍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这不禁勾起成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成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描写黄河的五言古诗句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一、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花退

  • 关于春节的诗句大全七言

    1.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1.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

  • 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一、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

  • 思亲怀旧的古诗

    一、思亲怀旧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