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力作

诗名里带上字的诗词有哪些

时间:2024-08-11 11:27:45 浏览: 78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诗名里带上字的诗词有哪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二、含有上字的古诗

1、《王昭君》

唐代:上官仪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2、《咏雪应诏》

唐代:上官仪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3、《奉和山夜临秋》

唐代:上官仪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4、《春日》(一作元万顷诗)

唐代:上官仪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5、《安德山池宴集》

唐代:上官仪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翠钗低舞席,文杏散歌尘。方惜流觞满,夕鸟已城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舆情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含有上字的古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舆情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相见欢李煜古诗词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扩展资料:

词句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一作“一种意味”、另作“别是一番”。别是,一作别有。

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见欢

相见欢李煜古诗词写回答

相见欢李煜古诗词

150字以上,表述清晰能获得更多赞哦~

提交优质回答,最高可获得现金3元 查看规则

收起 有奖发布

问题不好答?加入战队答题,奖励更多

随便什么名啦啦

TA获得超过3707个赞

关注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扩展资料:

词句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一作“一种意味”、另作“别是一番”。别是,一作别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一、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花退

  • 关于春节的诗句大全七言

    1.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1.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

  • 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一、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

  • 思亲怀旧的古诗

    一、思亲怀旧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