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要闻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时间:2022-08-04 14:37:28 浏览: 176 作者:笔墨纸砚网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其不详之说没有什么事实根据,大概是民间根据以下几段历史附会(拥有过它的主人,似乎下场都非常不好)而来的吧。

第一个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由于他的书画艺术成就非凡。在卷首题五签,并加盖双龙小印,遂亲笔题写“清明上河图”!意喻“清明盛世之意”。一下子把这幅画炒作成了惊世大作。张择端因此名扬天下!但同时,宋徽宗赵佶的命运走向了无底深渊。

靖康元年,金兵再次南下,汴京被破,徽、钦二帝被俘。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被囚禁了九年后,宋徽宗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宋徽宗死后也不得安宁,被金兵将尸体架到一座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时再用水浇灭,将尸体丢入水坑中,据说这样就可以用坑里的水做灯油,下场何其惨也。

北宋灭亡后,《清明上河图》被盗出皇宫,在民间颠沛流离了一个多世纪。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转眼到了明朝,这幅惊世之作落入到严嵩的手中,但是自从得到《清明上河图》之后,他的噩梦也随之降临。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嘉靖皇帝对严嵩父子日久生厌。最终,严世蕃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时年85岁的严嵩,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从天堂里跌到泥巴坑里,临了还要受这份罪。据说,查抄严嵩家产的时候,督办此案的江西巡按成守节从被查抄的众多金银器皿中挑出了一个金碗,扔到严嵩面前说:“严大人,给你留碗饭吃吧!”严嵩从此就开始了抱着金碗要饭的生活。

据说,在家乡无颜见人的严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带着孙子严鸿投奔息县的门生王天官,王天官将严嵩安顿在家。不料嘉靖皇帝驾崩之后,穆宗皇帝登基,朝臣开始全面清算严嵩的罪行,必欲置之死地,然而,被命前往分宜抓人的官兵却扑了个空。

他们听说严嵩到了息县,于是就日夜兼程到息县拿人。 在息县,官兵们在王天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墓地,在一个墓穴中见到了奄奄一息、形如槁枯,躺在活死人墓中等死的严嵩,由于情境过于诡异吓人,他们都认为严嵩没有几天好活的了,只好回朝复命。没过几天,严嵩就凄凉的死去了。

《清明上河图》进入明代内府后,以为万事大吉了。

但是仍然有人觊觎着,到了明万历年间,出了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冯保,他非常看好《清明上河图》。有一次,冯保带着小太监,看到宫中画师在整理画卷,他便安排小太监邀请画师出去喝酒,趁机将画师灌醉。冯保就在这时候将《清明上河图》盗走,据为已有。冯保为了掩人耳目,栽赃给小太监,并将其处死。

但是得到《清明上河图》之后的冯保,并没有过上多少好日子,他嚣张的气焰并明神宗非常不满。冯保被发现私藏《清明上河图》,明神宗非常恼火,给冯保定下了九大罪状,最终落了个抄家发配的结局。

从这之后,《清明上河图》在明清两代皇帝和宦官的手中流转过,它的最后一位主人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清明上河图》落入溥仪手中后,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运。虽然溥仪随身携带了30多年,但是在日本宣告投降前夕,溥仪企图逃往苏联时,却很不巧丢在了沈阳火车站。

解放战争之后,这幅千古名画才结束了它近千年的颠沛流离,最终被收藏在国家故宫博物馆。回看这些曾经拥有过这幅千古名画的人,很多人的结局都非常不好,因此被冠上了不吉利的说法。   

其实,并非是《清明上河图》不吉利,而是历史的巧合,恰巧拥有它的人都遭到了厄运。也应了这么一句话:国之重器,无德之人拥之必有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场面热闹,表现的是一片繁荣市景,反映出了北宋末期汴京繁荣昌盛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多姿多彩,可是通过张择端笔下的景物,我们可以发现,在繁荣的汴京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很多的危机,这些危机也许是张择端通过仔细地观察客观地描述来记录的,也许是张择端刻意为之,想通过这些危机的描写来达到警示朝廷和世人的目的,因此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客观的反应了北宋灭亡之前表面的繁荣,以及背后隐藏的重重危机,这些危机是北宋朝廷政治弊病的积重难返,是北宋社会结构极端的贫富分化,是整个朝廷的暮气沉沉机构老化。它客观地说明了,北宋的灭亡是一种必然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画的局部来观察这些危机。

清明上河图全卷随处可见与酒相关的事物,如酒车酒店等,军队饮酒现象凶猛,民间饮酒情况普遍和剧烈, 图中可见三个士兵在武力押送酒。

城内第一家便是税务所,门口四个车夫运来一麻包纺织品,交税中,车夫与税务官产生严重分歧,在徽宗朝大办漕运花石纲之时,税额激增,车夫与纳税者的纠纷,是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的缩影。反应出朝廷的腐败和阶级对立的极度严重性。

城墙是由夯土垒成的,四处塌陷质量十分差,也许是年久失修,也许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城门的周围和上下没有一个士兵,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十分危险,管中窥豹因小知大,可以推测出整个朝廷军队的涣散和腐败。

车夫们将被废黜的旧党书写的大字屏风当作苫布,包裹着旧党人的其他书籍文字装上串车,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销毁。这一细节反映了当时新旧党争的残酷,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的不稳定,以及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各党派的严重内耗。

行政机构,门前是几个懒散的士兵。

汴京城市管理失控,很多商贩们违规经营,在交通干线的桥上搭建经营场所,严重影响了交通、消防、军事。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行政机构涣散慵懒不作为,二是当时民众的自私自利与习俗的弊病。

图中可见,一艘大船即将撞向拱桥,船员以及民众都在尽力营救,试图改变局面,这反应出北宋王朝的岌岌可危,而此时桥上文官与武官因轿马之争,仍各仗其势互不相让,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和讽刺,江山千钧一发急需朝廷力挽狂澜奋力拼搏,然而朝廷的官员只知道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北宋还会有什么希望呢?桥上桥下险情成为全卷高潮。这不仅是清明上河图全卷的中心,也是清明上河图思想的中心。

民以食为天,很多农民起义的最终原因就是饥饿,因此无论中外与古今粮食始终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朝廷应该积极的收纳官粮,来抵御荒年、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提高朝廷的抗风险性、强化朝廷的威望和影响力。然而画中的场景是一个商人私自购粮运粮,数目很大,严重地抢夺朝廷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朝廷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奸商当道民不聊生。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始终有着很大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图中可见,有一个建筑叫做望火楼,是当时汴京重要的消防建筑,用来观测周边地区来预防火灾的发生,北宋末年,汴京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消防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对于整个朝廷和民众来说非常重要。而望火楼却无人值守,望火楼下两排兵营式的平房已被改作饭馆,北宋末的消防系统已经非常颓败,由此可见朝廷的状况也令人堪忧。

图中可见,一匹白色官马受到惊吓脱缰狂奔(前半身因图画残破而缺失),白马前方是一头受到惊吓的黑驴,两个马夫在追赶,周围的人们顿时惊慌起来,惊马带来的惊心动魄之场景奠定了这篇长卷危险和焦虑的基调。

研究历史,不是写小说,不能靠臆想,只能在已知正确信息的基础上去分析去推测,这些信息大多都是文字信息。因为时间久远,历史上的很多事物都消失殆尽,只有文字信息不断地相传才得以保存,文字信息就相当于古代的数字化储存,然而历史上有很多事物,靠文字是无法保存信息的,于是只能靠保留图像的绘画作品,可是绘画作品存世量极少,并且在不断地灭亡之中,历史越久远就越稀少越珍贵,所以清明上河图作为北宋时期质量很好规模宏大的绘画作品价值就十分的巨大,清明上河图带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历史研究历史。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