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要闻

好书精华21-《沟通的艺术》1

时间:2022-12-06 06:11:22 浏览: 178 作者:笔墨纸砚网

№.1 本书导语

你和伴侣之间有没有互相说过狠话,伤害对方?你能说服父母支持你的大多数重要决定吗?你和同事在工作的合作上有过鸡同鸭讲的时刻吗?这些问题非常普遍,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学习过人际沟通,听上去沟通应该从生活中学,而不是从书本中。但是,生活中有很多错误的示范,可能会误导人,也有很多好的沟通榜样,没有被大家注意到。一旦你明白人际沟通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方法,你就能察觉出身边不妥的沟通案例,并从好的沟通案例中吸收可取之处。《沟通的艺术》旨在帮你掌握科学沟通的态度和方法。

《沟通的艺术》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书。首先它是重版14次的大学教科书,两位作者阿德勒和普罗科特都是大学教授,所以里面的沟通理论和方法都由专业而科学的研究得出,不是想当然的结果;其次,本书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作者把沟通放在了人际关系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中,由此可以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沟通,并让读者建立起尊重而主动的态度,而不仅仅只是技巧的使用。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向内看(Looking in),主要关注和自我有关的沟通因素,包括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知觉和情绪;第二是部分是向外看(Looking out),主要关注和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和倾听;第三部分是看人之间(Looking at Relational Dynamics),主要关注关系层面,涵盖了关系、亲密关系、沟通气氛和冲突。我们每天会学习两章左右的内容。

必须提醒你的是,虽然你会看到一些术语,但放轻松,别担心,有些只是为了解释清楚意思,理解了就可以,并不需要记住。而且和沟通有关的术语,还是比较生活化的;有些术语属于沟通方法,若是需要你记住的,会在文中适时提醒你的。

不能提供实践方法的沟通类书籍绝对算不上一本好书,本书恰恰有着丰富的沟通建议和方法,任君选择。不过,沟通就像骑自行车,无论别人告诉你多少次怎么骑,都不如你自己试上一试。因此,阅读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在手机或小卡片上记下对你有用的沟通方法,并马上开始在生活里用起来。无论你是在和父母说话,还是和朋友说话,或者是和同事说话时,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方法用上,并且连续用上三天看看效果。马上实践,马上反思,会帮你更好地提升沟通能力,成为沟通高手。

№.2 今日导读

这是美剧《豪斯医生》的剧照,图片中间的那个男人就是豪斯。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出色的内科医生,拯救了很多的生命,他的同事一直追随并听从他的建议。不过,豪斯的人际沟通能力并不优秀,他的坏脾气、自以为是和直来直去的性格,使他疏远了自己的上司、学生和病人。

那么,你觉得一位沟通高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等下我们会讲到这一点。

今天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人际沟通入门;沟通和自我的相互影响。

№.3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我们大概都可以直觉地感受到:沟通――他人的陪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先来看三个小故事:

在西点军校,有一种惩罚方式叫做沉默处分,受惩罚的学生不能和学校里的任何人有任何的语言交流,这被学生们认为是最残酷的惩罚。

德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曾经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禁止保姆和护士与一批婴儿说话,因为他想知道婴儿会天然地先说出哪一种语言,从而间接证明:古希伯来语、希腊语或拉丁语哪一种才是上帝的语言。而结果是,所有的婴儿都没能活下来。

一位曾经独自在大西洋上航行的探险家卡尔杰克逊的日记里是这样写的:“我发现第二个月的孤独使我深感痛苦,我开始有了强烈的、想要跟别人说话的需求。”

看完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可能会认为在喧闹的日常生活里,独处才是必要的。没错,每个人都需要独处,但独处也是有一个度的,超过这个度,人就会痛苦。也就是说,我们都需要人际关系,都需要和人沟通。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人际沟通有以下四个重要的作用:

沟通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还记得中学老师经常说的那句话吗?“你不说话会死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点道理的。一份包含了大约150项研究、超过30万人的综合分析显示,与家人和朋友有密切关系的人,其寿命比社会孤立者平均长3.7年。另外,贫乏的人际关系会危害冠状动脉健康,其伤害和抽烟、高血压以及缺乏运动一样严重。

沟通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我们到底是聪敏的还是迟钝的,是动人的还是丑陋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从镜子里照出来,而是通过他人对我们的回应得出的。

沟通可以帮我们达成自己的实际目标,即“让他人依照我们想要的去表现”。比如跟发型师说我只需要稍微修剪发尾,跟舍友分配搞卫生的任务,跟上司提出升职的要求,说服家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工作选择,都需要用到沟通这个工具。

沟通可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这些需求包含娱乐、友谊、解闷和休闲等。有一个对超过200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最快乐的1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社交生活丰富多彩,看来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快乐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4 什么是沟通

既然沟通如此重要,有必要厘清一下本书所说的沟通的定义,还是用例子说明:

你和高中就认识的朋友好久没见面了,你们趁假期约在了咖啡厅见面。见面后,你迫不及待地开始分享你最近对工作的感悟:“你不知道,我参加的新项目每一天都很有挑战,都能学到新的东西……”这时,你的朋友微微皱了皱眉头,百无聊赖地拿起了手机,也就是说他(她)接收到信息时传出了自己的非语言信息(包括表情、姿势、手势等),他(她)的这个反应让你略带防卫地中断了这个话题,转而说:“不说工作了,来聊聊你吧……”因为你接受到了他(她)的信息:我对你说的不感兴趣。

我们可以看到:

1.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模式过程。沟通者几乎是同时在传送和接受信息的。

2. 沟通者通常有不同的背景(背景来自沟通者自身的经验)。这会影响你俩如何理解对方的行为,假设你认为工作对你的意义很大,而你的朋友认为工作在他(她)的生活中并不是那么重要,那么你们这部分的背景(价值观方面)并没有重叠。但是由于你们在同一个高中念书,当时也很要好,这部分背景是重叠的,所以你们会见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你总的背景和朋友总的背景的重叠部分越来越少,你们的沟通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3. 沟通过程会有噪音。比如可能你的朋友有点感冒,听不太进去你的话(生理性噪音);也有可能你的朋友真的不觉得工作有什么值得聊的(沟通性噪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沟通,和两个人的舞蹈一样,需要双方的合作。一个舞者再优秀,如果不能和同伴配合,就不可能完成完美的舞蹈。同样的,沟通绝不是我“对”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和”别人做了什么,有两个天才并不能确保一次成功。

由此引出本书对人际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参与者处于不同而又有所重叠的背景下,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关系的品质会受到不同噪音的干扰。

另外,还要澄清几点大众对沟通一直以来的误解:

意思不在字眼里。沟通≠把话说出来,你说的和对方理解的,可能完全不同。

沟通不见得越多越好。除了沟通不足,沟通过头也会造成问题。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朋友问你:“我的新刺青怎么样?”你可能会隐晦地说:“哇,还真挺特别的。”而不是直接说:“好奇怪啊。”

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即便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也都显得那么完美,但仍然没办法解决问题。

沟通能力并非天生的特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5 沟通高手的特质

既然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那么一个沟通高手是怎么样的呢?只有了解了目标,我们才能向目标靠近。本书所说的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很好,是指――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个人的目标,并且有能维持或者增进关系的能力,以及有以下三个特质:

有依具体情境而变化的沟通行为。必须明确的是,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的沟通之道。比如你和朋友相处时轻松而戏谑的态度,如果用在工作上,很可能会冒犯对方。你也许很擅长跟和你条件差不多的人沟通,但对于比你年长或年轻、比你贫穷或富有的人沟通时,你可能就显得有些笨拙了。不过不用担心,之后本书会提供很多有效的方法以帮你面对不同的情况。但如果你自己有这样一个意识,会更好也更快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对他人有一定的认知。就像刚刚提到的,沟通像跳双人舞,是一个共同的活动,所以要对“舞伴”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比方说,沟通高手会把握好夫妻或情侣之间既需要联系又需要自主空间的度;而和一个盲人相处时,沟通高手会发挥同理心,想象对方的不便之处,在自己离开的时候清楚地告诉盲人,而不是挥手离开;如果最近一个老朋友对他有点不满,沟通高手也会从多个角度考虑原因,而不是反应过度。

有表现行为的技巧。一个沟通高手不光明白道理,还能好好说话。但是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虽然你能从书里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实际沟通行为中的练习,这和学习乐器、篮球的道理一样。建议你在手机或小卡片上记录下对你有用的沟通技巧,并在这一周的人际沟通里都试着把这个技巧用上。

6 沟通和自我

现在进入今天的第二个内容:自我在沟通中扮演的角色。你可能会说:我们在讲沟通呢,干吗分析自我?

答案是:你对自己的认识(自我概念)和你对自己的评估(自尊)会反映在沟通里,而且还会影响你和他人的沟通。举个例子,对同一个概念,A和B有不同的看法。

安静

A:“比起说话,我更享受倾听。”

B:“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懦夫,所以才说不出话。”

好辩

A:“我对自己的信念非常坚定。”

B:“我这么强势,是挺惹人厌的。”

发现了吗?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不一样,沟通者A和B看待安静和好辩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A是拥有高自尊的人,一般倾向于认为他人是好的,而且期望被他人接受;B是拥有低自尊的人,一般倾向于认为所有人都用批判的眼光看他们,而且不管这种想象是否符合现实。所以说,沟通要和自我一起讲,我们先来看看自我概念。

1.自我概念(你对自己的认识)

自我概念像一面特殊的镜子,反映了你的身体、天分、喜恶、三观、情绪、角色等等。有但不限于以下的因素会影响自我概念:

基因。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外向还是内向,有无语言攻击的倾向、沟通意愿等。当然,后天学习可以改变沟通能力的。

他人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听到家人说“你怎么那么棒呢!”“我好爱你啊。”之类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会正面地看待自己;反之,听到的是“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你是个坏孩子。”之类的话,他可能会比较负面地看待自己。

社会比较。女孩子常常拿超瘦的娱乐明星来跟自己比较,然后觉得自己真是太胖了,并且因此消极地看待自己。

看了这些因素后,你大概已经发现了,自我概念很可能被歪曲。父母的过度批评,朋友的刻薄评论、雇主的过度要求,甚至是陌生人的网络留言都可能扭曲了你对自己的看法。还有不合理的社会期待,比如女孩子一定要很瘦,都会对自我概念有影响。

现在,你也许会开始想:“我的胆怯和缺乏安全感并不是我的错,我根据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才发展成了这样。”是啊,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不过,你不用永远忍受一个悲惨的自我概念,你是可以改变你的态度和行为的。你也可能会这样想:“虽然我可能没办法像明星那么好看,但是我也是有我的价值的。”的确,人不应该拿不合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为此痛苦。

2. 怎样拥有健康的自我概念?

对自己有真实的认知。有人自视过高,也有人妄自菲薄,你应该定期确认自己的长处,把自己放在支持你的人的周围,你需要也值得他们的正面回馈。

有符合实际的期望。如果你一直把自己跟爱因斯坦、达芬奇这些有天赋的人比较,你只能难受。想想你已经比过去的自己更好了,这才是满足感的来源。

有改变的意愿和技巧。不要害怕改变,你可以通过观察你周围的榜样去学习沟通,看看你敬佩的人吧,然后活学活用。

7 自我应验预言

我们刚刚提到了拥有高自尊的A和拥有低自尊的B,A和B的生活、工作情况很可能如下图:

自尊和自我概念一样,都可以成为沟通和行为的起点,两者决定着你怎么看自己,也影响着你未来的言行举止。现在要引出一个关键概念――自我应验预言,指的是你对一件事情的预期会影响行动的成败,分为四个步骤:

你有某种期待(对自己或别人);

你坚定地去行动,去克服各种困难;

你的期待成真了;

最初的期待也被强化了。

举个例子,你正打算去面试一份你非常心仪的工作,你不太确定自己有没有实力被录用,所以你跟一位了解你的长辈讨论了这个问题,还跟你在这个公司里工作的朋友聊了一下。他们两个人都认为如果你能应聘成功的话,是这家公司的福气,也对你的个人发展有好处。因为他俩的话,你的自我感觉还挺好的。接着,你去面试了。结果,你镇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还自信地推销了自己,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你如愿获得了这个职位,你还得出了这个结论:“我的长辈和朋友说得还挺对的,我是这家公司需要的人才。”

这个例子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四个步骤。多亏你长辈和朋友的肯定和鼓励,你对面试的成功有了期待(步骤1)。因为你乐观的态度,在面谈时能有自信的表现(步骤2)。你的表现,当然还有其他条件,让你的面试成功(步骤3)。最后,好的结果强化了你对自己的正面评价(步骤4)。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自我应验过程,你可以把这个原则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自我应验预言的力量,其中一种负面的循环过程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沟通的话,你去认识新朋友、新伙伴的可能性会更小,就越没有机会沟通,这是自我强加的预言。还有他人强加的预言:逝去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乔帮主就深谙此道,他让苹果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能做到本以为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结果往往是他们真的做到了,这也是乔帮主非凡人格和领袖魅力的一种体现。

8 沟通作为身份认同管理

到此, 我们已经看到自我概念和自尊会影响你的沟通和行为了。反过来,不同的沟通策略也会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看法。身份认同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沟通策略,传递信息以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观感,并创造我们想要的身份认同。

请你看一看这三张梵高的自画像,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虽然是同一个人,却又好像各有不同? 

之前讲到自我的时候,好像我们只有一个身份,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好几个自我和身份。有些是隐私的,你不会向别人袒露,比如智力方面的(“我比我大多数朋友都要聪明”)、动机方面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些是公开的,比如尽责的员工、忠诚的朋友、孝顺的子女。

一个普通人在一天内有不同的身份认同管理策略。当你面对上司或者客户时,必须表现你的专业性;当你面对好友时,则可以很随意、很放松。明星的话,可能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策略,他们的定位决定了在镜头前展现一个怎样的形象,在私下他们可能更接近原来的个性。

你可能觉得身份认同管理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嘛,或者说是“精分”(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百变)。实际上,这不是要你成为一个虚伪或不诚实的人,因为一个人本来就有很多个面向。在不同的环境里,我们需要有不同的行为沟通模式。想想看,你要是用对待密友的方式去对待一个陌生人,会是多奇怪;而要是用对待一个成年人的方式去对待一个两岁的儿童,又会是多么荒唐可笑。沟通高手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随着文化和情境的不同去转换自己的沟通方式和风格。

我们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着身份认同管理。当你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或文章时,就是在构建你的网络认同;当你和他人在面对面沟通时,就是通过管理你的举止、外貌和配备来创造一种现实认同。举个例子,一个外表整洁、举止得体、穿着名牌西装、开着豪车的男人,很容易让人把他和成功人士联系起来,虽然他也可能是个骗子。

9 今日总结

今天学习了两部分的内容:人际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沟通和自我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人际沟通,自我概念,自我应验预言,身份认同管理

要点:

澄清一些大众对沟通的误解:意思不在字眼里;沟通不见得越多越好;成功的沟通不表示彼此理解;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沟通高手的三个特质是:有依具体情境而变化的沟通行为,对他人有一定的认知,有表现行为的技巧。

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你对自己的评估会反映在沟通里,这会影响你和他人的沟通;反过来,不同的沟通行为也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估。

自我应验预言,指的是你对一件事情的预期会影响行动的成败。

每个人都有好几个自我和身份,因此有不同的沟通策略去进行身份认同管理。

思考与讨论:

你有记下什么对你有用的沟通知识吗?

关于自我和沟通的相互作用,还想了解得更多的话,可以看一看今天的班级领读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