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要闻

关于读书的对联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时间:2023-10-31 10:26:28 浏览: 67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关于读书的对联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窗间白发催愁境,

烛底苍头劝读书。

元·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句刘才昌书

刘才昌1936年生,山东荣成人。现为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香港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香港美术家协会书法委员会主席。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书画师从刘海粟、徐北汀等,书法五体皆擅。

关于读书的对联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为白鹿书院题)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明 郑成功)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清 石韫玉)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

(清 包世臣)

世间唯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清 包世臣)

读古人书

友天下士

(清 包世臣)

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清 李文田)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清 姚文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传为明代 顾宪成作)

有打瞌睡豪杰

无不读书神仙

有奇书读无他好

与古人游何所期

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

文要醒人方为贵

论当济世始称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清 袁枚)

读书已过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清 袁枚)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自题书斋联)

至乐无声惟孝悌

太羹有味是读书

(鲁迅 三味书屋木刻对联)

都无做官意

唯有读书声

(蔡元培自撰联)

闭户读书真得计

当官持廉且不烦

(清 增国荃)

读书身健即为福

种树华开亦是缘

(清 吴廷康)

二、第三届钱景财富盛典活动嘉宾有哪些人?

第三届钱景财富盛典活动嘉宾有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千和资本基金经理崔同魁,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周金涛,天星资本总裁王骏。

三、中国艺术史是谁篇写的

史仲文,男,1951年4月2日出生,研究员。先后在北京财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公民素质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四、科学家称发现‘长生不老药’人能活800岁。这是真的吗?【世界末日】

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斯库拉乔夫院士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遗传学家格雷教授都认为,人的寿命可以长达800至1000岁甚至更长。几年前,由于获得了俄罗斯铝业大王杰里帕斯科的巨额资助,斯库拉乔夫院士开始在其领导的研究所内展开“长生不老药”的研制工作。目前,斯库拉乔夫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了一种“能量强大的抗氧化剂”。这个被命名为“斯库拉乔夫离子”的氧化剂据说可以真正阻止人的衰老。斯库拉乔夫院士认为:衰老是病,它像心肌梗死和癌症一样是可治的。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界赋予基因的一种程序。氧在这一程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既可以使细胞获得能量,也可以破坏细胞内的基因。斯库拉乔夫的研究小组合成出一种强阻氧化剂,可以阻止氧深入细胞内部,防止细胞受到氧原子团的伤害,从而阻止自然界固有的自愿死亡机制发挥作用。目前世界上有几十家研究机构正在进行“超级氧化剂”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多科学家却并不赞同斯库拉乔夫的学说,他们认为细胞的自愿死亡机制也可能并不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多数科学家仍然认为,人类阻止自身衰老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抗衰老学家们指出,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目前可以达到112岁。因为,所有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当代医学的发展和最新的基因工程研究成果使人类完全可以实现修复人体器官的梦想。医生可以将坏掉的器官修好或者换掉。参加牛津大学国际老年病和长寿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开始,更值得期盼的时刻即将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米勒教授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他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在与人类基因代码大体相同的大鼠和小鼠身上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表明,这样的诊断很可能是正确的。不过是限制了小鼠体内的热量,米勒就能使其预期寿命明显增加。如果同样的生物规律可以适用于人类,那么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能达到112岁。

剑桥大学的老年医学专家奥布里德·格雷认为,医生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对人体进行定期的“技术保养”和更换失效器官罢了。不少科学家接受和支持格雷教授的说法,他们相信,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其他生物技术将会把不可避免的死亡推迟30至40年。在此期间,科学将不断创新,以便为人类提供下一个“宽限期”。

传统医学认为,人从出生时起,体内就有一定的“投入限制”,也就是对生命周期的限制。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教条的理论已经过时了,需要重新对其进行验证和思考。许多严肃的科学家们相信,新的医疗技术虽然不能取消这一限制,至少可以将生命周期不断延长。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