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华山的传说
1、华山西麓有一个很大的山沟,传说这里即为当年晋郤克追齐顷公处——回车涧。据传,当时齐顷公被郤克一直追到华山,围着华山转了三圈,眼看快要追上,情急之下逄丑父使车进入山涧中,借山石遮掩与齐顷公易服换位,并佯令齐顷公“华泉取饮”,演出了一幕“三周华不注”的忠君故事。
2、仙峪 邢家姑姑祠
相传古时在仙峪山外不远的王道村有一户姓邢的人家,姑娘为了重病的父亲,张榜求医,不惜以身相许。后有一少年揭榜登门,医好了沉疾,与邢氏女结为良缘。迎娶之日,少年只让送至仙峪,说是自然有人来迎。当送亲队伍来到仙峪后,
一阵旋风,即将邢姑娘卷入车箱潭中。当晚,姑娘托梦家人,称自己所嫁为车箱潭龙君太子,今后若遇旱祈雨,只需将石头烧烤,掷入潭中为信,即可降雨。村中父老乡亲遇旱如法相试,果然应验。为感念邢姑娘恩德,乡人遂于斜岭凿洞立祠纪念,称为邢家姑姑祠。
3、五龙潭
五龙潭在今华山门北五龙桥下。由谷中涧水冲积而成。潭深约2米,水面面积约20余平方米,水色清澈碧亮,味道甘甜清凉。民间传说潭中潜居着五条五色巨龙,五龙常化为五位老人到武当山听陈抟讲解易学。因为陈抟才华横溢,气度不凡,五龙便有意指点迷津,言武当山不是陈抟的栖居之地,陈抟修成正果的地方是华山。
陈抟接受了五位老人的指点,收拾行装,准备随五位老人到华山来,其中一位老人让陈抟闭上眼睛,负在自己背上,陈抟便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待睁开眼睛,已到了华山,民间传说陈抟一觉能睡上八百年的蜇伏法,就是得于五龙真传。
4、公主修道隐蔽尘乱
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时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公主见国危势乱,劝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
王咸在明争暗斗的朝廷里吃尽苦头,这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华山寻找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找到公主绣花鞋,俯身去捡,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公主峰。
5、苍龙岭
以龙命名的峰峦险道有,苍龙岭,盘龙岭,飞龙梯,青龙背等,其中以苍龙岭最为险要且著名。苍龙岭为一青色山梁,中突旁出,宛若一条巨龙横在空中。传说当年唐朝的韩愈登至岭顶,看见一条青龙在弥漫的云雾中摇头摆尾,加之山风呼啸,不禁眼花缭乱,两腿发软,进退两难,失声大哭,便写书求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华山(五岳之西岳华山)
传说一: 华岳仙掌
华山苍龙岭至将军石,可以观赏东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巨人左手掌的仙人崖。此便是陕西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
相传远古时,首阳山与太华山相连。有年三月三日,洪水汹涌,山下变为水乡泽国。原来是王母娘娘在蟠桃会上喝醉了酒,琼浆撒向人间,成为水灾。主宰西方十二万里的白帝少昊禀明玉帝。帝传旨巨灵仙下凡平息洪祸。
巨灵仙力大无比,缩身挤于首阳山和华山之间,左一掌,右一脚,只听一声巨响,地裂山开,大水呼啸东去。首阳山被脚蹬山西中条山中,华山嵌于秦岭怀抱。巨灵神大功告成,复命而去。他那只左手仙掌却深深印在了华山东峰的绝壁上,为西岳华山增添了“华岳仙掌”的故事。
传说二: 劈山救母
相传书生刘彦昌上京赶考,闻听华山三圣母十分灵验,便抽签问前程。他虔诚地连抽三签都是白板,无一灵验。刘彦昌气极,提诗粉壁墙晒笑三圣母。三圣母闻讯用雷雨惩罚他。后又惜他才貌双全,随与他结为夫妻。
二郎神杨戬得知妹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犯天条,便把三圣母擒来压在华山下。三圣母生下了个儿子叫沉香,长大后拜师吕祖学艺。神功学成,便找杨戬寻仇。经过一场生死大战,舅父杨戬败北。沉香挥巨斧力劈华山,救出娘亲。至此,刘彦昌、三圣母和儿子沉香终得团圆。
秦腔《劈山救母》和京剧《宝莲灯》演唱的就是这个神话故事。至今华山西峰有斧劈石,毛女洞隔溪石壁有刘彦昌隐居的刘玺台,沉香喊娘大哭的孝子峰。
拓展资料: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处的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渭河平原和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华 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敦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华山主要景点
玉泉院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真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玉泉院两旁还保存着一些道观:东有仙姑观,为金仙公主来华山修道的行宫;西有全真观,是当年贺元希尊师居住的地方。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云台观
出玉泉院北行约1公里,曾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道教活动之地——云台观。据载,此处一直为老子之徒所占。古代帝王来华山巡狩祭天,无法登山时也要来这里看一看。云台观正式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于宋,毁于明。云台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三位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魏晋南北朝时道士焦道广,曾在这里居住,相传他已修炼成“避粒餐霞”之术。宋初的陈抟,是在此观居住的又一位有名的人物。宋太宗赵匡义赐号希夷,屡诏他进京作官,均被他谢绝。当他移居云台观时,已70余岁。在此一住就是40多年。
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为抗清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华阴潜村王宏撰家。以后他又移居云台观内的朱子祠。
云台观在明代,毁于兵火。后来,虽经修建,但规模愈来愈小,观内地面大都荒芜。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华阴知县姚远寿,开始在这里建起了“云台书院”,修校舍22楹。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晋武帝太康八年,即287年,华阴太守魏君实所植古柏一株,其枝干龙虬,形态苍劲,同玉泉院门南北相对。古柏左侧是棱形的“云门池”,池北置一大石,相传为赵匡胤饮马池。当地人所说的“一百(柏)一十(石)一眼井”,就是指此而言。
西岳庙
西岳庙在华山脚下的华岳镇,南距华山七公里,西距华阴县城二点七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四周筑有围墙环绕,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据文献记载,该庙原来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才迁到今华岳镇官道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及唐开成元年(836年),曾予重修。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更大规模地翻修过一次,到了明、清两代修葺的次数更多。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行了三年,才告成功。
西岳庙的山门称为“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建筑,形制与北京故宫的端门颇相类似,为明代遗物。在五门楼之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枋檀上的彩画保持着明代早期式样。从这里进去,便是绿林掩映中的正殿“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整座宫殿全部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为一“凸”字形,周围用石条砌成,显得气势巍然。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昭瑞”、“仙掌凌云”等匾额。
华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bì毕〕之地,过去还建有皇帝的寝宫,也是游人瞻仰浏览的胜地。唐代诗人元稹在《华岳祠》诗中有“山前古祠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之句。庙内原来镌刻的碑石很多,因年久湮没,多遭毁坏。我国著名的书法碑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原来就存放在这里。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至今存世的仅有宋拓“长桓”、“华阴”、“四明”及清代金农等少数拓本,成为著名的书法珍品。庙内还有后周 “华山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程琳谒词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tuán团〕、陈琦等唐、宋以来的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此外还有华山图,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西岳庙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毛女洞
从莎萝坪南行,经过路成之字形的十八盘,便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千尺幢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下山时比上山时更险,如临深井,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一个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可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1985年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劈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
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乃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几乎就要紧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颗石块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是上大下小卡着的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所以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老君犁沟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此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是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现在,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老子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确实貌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其实,那是被山水长期冲蚀形成的。
北峰
下聚仙台,过横翠崖,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已是海拔1500米的云台峰,因位于华岳东北,故称北峰。此峰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恰似一座云台,故又名“云台峰”。李白在《西岳云台歌》中有“白帝金精远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远望诸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修道于此。传说武帝曾上山问道,故有“武帝问道处”山洞遗址。
循山岭北行第一坊名“白云峰第一门”,再北行第二坊名叫“白云仙境”门。过后即达峰顶,长阔约十余米许,原有翠云宫、无量庙等建筑,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显出一团秀气。
由北峰向东面望去,雾气弥漫的峭壁深壑便是老虎口,当年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就是由猩猩沟爬越老虎口来到北峰的。
根据实地考察,北峰与南面的诸峰岭如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崎岖的长岭,岭脊上下的高度相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东侧是黄浦峪,脊西侧是华山峪。这条鱼椎脊似的长岭,既是两峪间的分水岭,又是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的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的道路。由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上高峰了。
长空栈道
在升表台西侧,穿过石门楼,便是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这里并非登山者的必经之路。所以,石壁上刻有不少警告之语,如:“悬崖勒马”、“云开溢荡”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今天我们登上华山之巅时,有些险道连登都不敢登,可见贺元希当初开道、凿洞是何等的艰辛了。解放后,此处几经修整,虽较安全,但仍不失“华山第一险道”之名。
避诏崖
在继续登南峰的中途,有一大小仅可容人的石洞。洞上题“避诏崖”三字,相传为陈抟所题,此洞,乃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召而藏身之地,陈抟隐居时说: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衔来。在《华岳志》的记载里,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召见过陈抟一次,授大夫之职不就。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过两次,仍不受职。第三次太宗又派人宣召,陈抟再也不赴召就躲避到这里,并作《答使者辞不赴召》诗一首:“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乐静缘。三色满庭供画障,松岚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学仙到洞天。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者张泳对陈抟态度很不满意,复命后写《自成都诏归寄希夷》诗一首:“世人大抵重荣名,见我东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虚声。”气得他在诗中骂起人来。明代袁宏道至此,也作诗一道:“一枕孤云分外青,堕驴归者有无情。岩中只可避丹诏,那得深山避死生。”避诏崖因此得名。
相传,当年沉香劈山救母,劈的是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县。沉香劈山救母,一斧劈下,华山顿作两半,生母得救。在劈山时飞溅到山西绛县一块,即今绛县东华山。这样,陕西华县的华山东边少了一块,而绛县华山西边又有斧劈之痕迹,十分铆合。
华山有一石洞,白云不时袅袅升腾,绕山不绝,犹如圣仙乘鹤入青天,十分奇观。因而,华山又有仙子乘鹤圣地之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
里面睡着一个人,过了一万八千年,他他睁开了眼睛,发现眼前漆黑一团,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
随着一声巨响,混沌中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盘古怕天地会重合,于是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间。
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长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不知经过多少年,盘古还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头部隆起,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朝天,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高挺,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至于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和花草。
-
自古文无第一,行书字帖每个书法家有每个书法家的风格,谁的字帖最好,完全取决于习字者的喜好,喜欢哪位书法家的行书,哪位书法家的字贴就最好。
-
出生于辽宁的明星、名人、科学家和著名主持人有哪些?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会出现很多知名的人,明星、名人、主持人等等,下面来看看辽宁这个地方出现了哪些知郑纳名人士? 郑爽 郑爽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当年凭借着《一起来
-
云岑是谁如下: 云雾缭绕的山峰。高山。晋虚灶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憇云岑。”唐杜甫《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元张雨《八声甘州·舟
-
一、裴之为什么要杀林朝夕 林朝夕知道宏团了裴之的秘密。 《天才基本法》中林朝夕发现了最近裴之有点不正常,并且怀疑他来自芝士世界,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裴之有砸墙的举动,而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