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与苏轼是什么关系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毕虚枝、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手敏“米颠”之称。
苏轼年长米芾十五岁。苏轼与米芾的交往始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三月,米芾卸任长沙掾,经黄州回都城东京候补。当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米芾专程前往拜访求教于东坡雪堂。苏轼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运思清拔。米芾问道:“何不一节一节画呢?”东坡回答道:“你什么时候看见竹是一节一节长出了的呢?”又作枯木、怪石,枝干虬屈无端,石皱硬。米芾有《题苏东坡木石图》诗:“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口。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米芾在《画史》中说:“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苏东坡曾在《偃松图》上自题云:“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苏轼笔下的枯木怪石反映了作者壮志未筹、积压在胸中的郁结,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苏东坡胸中的抑郁与不平之气。其间米芾向苏轼请教了画竹之法,苏轼也对米芾的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学晋的建议。
自黄州拜访求教以后,米芾就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崇宁三年(1104),米芾知无为军时,修宝晋斋,把自己收藏购买的晋人真迹,如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谢安的《八月五日帖》等收藏起来。米芾下功夫研究晋人书法,他的书法开始变化,由早期的欧阳洵遗风,到元丰六年(1083)《杭州龙井方圆庵记》,已经明显带有王羲之的雅韵了。《跋米帖》:“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在无为时,有人告诉他城外河边有一怪石。米芾一听,立即叫人“移来”。怪石运到,米芾一看,眼中立即放出异样光彩。只见此石,高八尺有余,周身两人合抱不及,状貌奇伟,多孔多窍,皱似人形。米芾一边围着怪石打转,一边口中喃喃说道:“吾欲见兄二十年矣。”摆设席案,自己穿上官服,恭敬地对其下拜。并自此,又将“石兄”改为“石丈”尊呼。在礼部任职的无为人杨杰听说米芾的这些事,便戏称他为“米颠子”。几年以后,苏轼知扬州,米芾问苏轼:“世人认为我癫狂,你说呢?”苏轼笑着回答:“吾从众。”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五十一岁的苏轼六月知登州,十月以礼部郎中召回京,十二月二十日到京。有《与米元章书》:“某自登赴都,已达青社……。复思东坡相从之适,何可复得?”“惟千万节哀自重。”由此推知,芾父当逝世于本年或本年前一、二年。芾父有“中散大夫,会稽(县)公”之赠,会稽距杭州甚近。时年米芾官杭州从事。
元祐二年(1087)秋,在京师驸马都尉王诜府西园宴集。当代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王诜请善画人物的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把自己和友人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陈师道、张耒、李之仪、晁补之、蔡天启、李公麟、米芾、蔡肇、郑靖老、王钦臣、刘泾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画在一起,取名《西园雅集图》。主友16人,加上侍姬、书僮,共22人。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极宴游之乐。李公麟以他首创的白描手法,用写实的方式,描绘当时16位社会名流,在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做客聚会的情景。画中,这些文人雅士风云际会,挥毫用墨誉岩,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打坐问禅,衣着得体,动静自然,书童侍女,举止斯文,落落大方。表现出不同阶层人物的个性和情态。米芾为此图作《西园雅集图记》。记文曰:
李伯时效唐小李将军为著色泉石,云物草木花竹皆妙绝动人,而人物秀发,各肖其形,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之气。其着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观者,为王晋卿;幅巾青衣,据方几而凝伫者,为丹阳蔡天启;捉椅而视者,为李端叔;后有女奴,云环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晋卿之家姬也。孤松盘郁,上有凌霄缠络,红绿相间。下有大石案,陈设古器瑶琴,芭蕉围绕。坐于石磐旁,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书者,为苏子由。团巾茧衣,秉蕉箑而熟视者,为黄鲁直。幅巾野褐,据横卷画归去来者,为李伯时。披巾青服,抚肩而立者,为晁无咎。跪而作石观画者,为张文潜。道巾素衣,按膝而俯视者,为郑靖老。后有童子执灵寿杖而立。二人坐于磐根古桧下,幅巾青衣,袖手侧听者,为秦少游。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为陈碧虚。唐巾深衣,昂首而题石者,为米元章。幅巾袖手而仰观者,为王仲至。前有髯头顽童捧古砚而立,后有锦石桥、竹径,缭绕于清溪深处,翠阴茂密。中有袈裟坐蒲团而说无生论者,为圆通大师。旁有幅巾褐衣而谛听者,为刘巨济。二人并坐于怪石之上,下有激湍潨流于大溪之中,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耶!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耳!
哲宗元祐四年(1089)六月,时年五十四岁的苏轼知杭州,四月出京,六月路过扬州,与章资平一起造访米芾。米芾时为淮南东路幕掾。米芾设宴款待,席间米芾出二王(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张长史、怀素等帖,请苏轼跋之。又出九江石砚,苏轼为之作铭文。苏轼离开扬州,米芾追饯舟中。并作诗祝贺苏轼得知杭州。苏轼《书米元章藏帖》:“元佑四年六月十二日与章资平同过元章。”《与米元章》书三则,中有言曰:“某以疾请郡,遂得余杭…,重辱新诗为送,词韵高雅,行色赠光,感服不可言也。”又《与钱穆父》书曰:“前日作《米元章山砚铭》。此砚甚奇,得之于湖口石钟山之侧。……因山作砚其理如云。过扬且伸意元章,求此砚一观也。”
元祐七年(1092)三月,苏轼除守扬州,米芾将赴任雍丘县令。苏轼设宴,招待客人。一时名士十余人与宴,米芾在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米芾起立,对苏轼说:“米元章有事,请求大人做主,主持公道。”苏轼问:“什么事?请讲!”米芾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请大人说说,我米芾颠还是不颠?”苏轼笑着说:“既然大家都说你颠,我当从众!”坐客皆笑曰:“我们也从众呀!”米芾无可奈何,大呼:“冤枉啊,冤枉!”从此,米芾的颠名更加远扬。
哲宗元祐七年(1092)九月,四十二米芾在雍丘县任知县,苏轼自扬州以兵部尚书召还京师。米芾邀请至雍丘,设宴招待。既至,又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又在几案旁边摆放菜肴果蔬酒浆。苏轼见之,大笑就座。米芾说:“坡公!今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作书。可好?”苏轼说:“好哇!每酒一行,即伸纸作字。”米芾令二小史以四方砚台磨墨,几乎来不及供应。直到太阳下山之时,酒行既尽。苏轼说道:“今日所书,不比往日!”米芾说:“酒能通神,平日书莫及也。”乃相互交换书法作品,各自携之而去。
东坡有《与米元章》二书。其一中曰:“过治下得款奉,辱至礼之厚,愧幸兼极。”其二中曰:“临辱访,欲往谢,又蒙惠诗,欲和答,竟无顷刻暇,愧负可谅。”由此知,米芾在这期间也访过苏轼,雍丘距京较近。
建中靖国元年(1101)夏天,米芾在真州发运司。苏东坡遇赦北还。正月度岭至虔州,四月抵当涂。五、六月到仪真,住白沙东园。
《京口耆旧》云:“建中改元(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1101年,—笔者注),坡归自岭外,与客游金山。有请坡题名者。坡云:‘有元章在’。米云:‘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坡抚其背云:‘今则青出于蓝矣’。元章徐曰:‘端明真知我者也’。自尔益自负矣。”
苏轼染疾,米芾多次前往白沙东园探视,并冒暑热送麦门冬饮子。为此,苏轼写了《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诗。诗曰: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麦门冬饮子,主治膈消胸满心烦,津液短少,消渴。药的成份有:五味子(五分)、知母(一钱)、甘草(炙,三分)、栝蒌仁(五分)、人参(一钱)、干葛(五分)、生地黄(八分)、茯苓(七分)、麦冬(一钱),上水二钟,竹叶十四片,煎一钟,温服。
米芾看到了苏轼题在扇面的秦观的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及苏轼的跋语,顿生无限感慨!遂当着苏轼的面,书写下了这首词和跋语,让苏轼观看。苏轼看后不住点头称善,感叹道:这样做,我们对得起少游了!此帖后来传至郴州,郴州人为了纪念秦观,将米芾书写的秦观的词,苏轼的跋语,刻在一块石碑上。
这期间,苏轼与米芾多有书信往还,或探讨书文艺术,或通报病情,或致思念之意。
《与米元章》(二十一)曰:“两日来,疾有增无减。虽迁闸外,风气稍清,但虚乏不能食,口殆不能言也。儿子于何处得《宝月观赋》,琅然诵之,老夫卧听之未半,跃然而起。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若此赋,当过古人,不论今世也。天下岂常如我辈愦愦耶!公不久当自有大名,不劳我辈说也。愿欲与公谈,则实能,想当更后数日耶?”此信表达了对米芾《宝月观赋》的极力赞美之情。
《与米元章》(二十五)曰:“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今真见之矣,余无足言者。”眷念之情溢于言表。
米芾还邀请东坡到海岳庵,同游了西山。逭暑西山书院南窗松竹下,话罗浮见赤猿之事。
苏东坡将离开真州,带病来别。对米芾说:“待不来,窃恐真州人俱道放着天下第一等人米元章,不别而去也。”谁知,这竟是永别!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病逝于常州。八月中秋,米芾得苏东坡去世的噩耗,作《苏东坡挽诗》五首。序中有云:“辛巳中秋,闻东坡老向以七月二十八毕此世。”
其三曰:
小冠白氎步东园,元是青城欲度仙。六合著名犹似窄,八周御魅讫能旋。道如韩子频离世,文比欧公复并年。我不衔恩畏清议,束刍难致泪潸然。
其五曰:
招魂听我楚人歌,人命由天天奈何。昔感松醪聊堕睫,今看麦饮发悲哦。长沙论直终何就,北海伤豪忤更多。曾借南窗逃蕴暑,西山松竹不堪过。
苏轼与米芾自元丰五年(1083)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两人相交近二十年。期间有书简往来、诗词唱和,会面晤谈,足见两人交谊之深厚!
附录
1.宋·赵令畴《候鲭录》卷七载:“东坡在淮扬,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元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皆笑”。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云:“此事当发生在苏轼知扬州之后,米芾令雍丘之前”。
2.翁方纲《米海岳年谱》云:“七年壬申九月,苏子瞻自扬州召还,元章知雍丘,具饮饷之。既至,则又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每洒一行,即伸纸共作字。以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洒行既尽,乃更相易携去,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
匿名2023-10-29 09:10:01每一张都令人陶醉。
-
匿名2023-10-29 09:00:01每一期都有新的亮点。
-
匿名2023-10-29 08:50:01值得多次观看。
-
匿名2023-10-29 08:40:01非常易于操作。
-
匿名2023-10-29 08:30:01设计很美观。
-
匿名2023-10-29 08:20:01购物体验很棒。
-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毕虚枝、收藏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
-
一、王羲之的简历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乱稿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
一、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
-
最早统一汉字的书法家是谁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汉字甲骨文.汉字的类型有小篆,隶书,楷书. 我国古代的书法家 书圣:王羲之 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