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人物

各位帮我解答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

时间:2022-12-11 11:20:16 浏览: 10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不确定性正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数字艺术中国总策划、中国数字艺术协会副会长 王泊乔


新媒体艺术是对主流艺术的一种颠覆和反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世界曾经主流的艺术形式已是过去的事了,传统的艺术空间在未来也将会“消解”。新媒体的发展及与人们的互动性达到了任何艺术形式无法达到的程度,这是一个全新的颠覆和革新层面。目前有规模、有实力的藏家和机构已经开始收藏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作品目前很少出现在拍卖场,基本都在画廊和博览会中进行销售,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的交易量有限,价格在目前也较低。


新媒体艺术一直处于边缘,不被主流艺术界重视,新媒体艺术长期以来是以当代艺术的分支而存在,对于当代艺术毋庸置疑是具有实验性和挑战性的。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境况,其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新媒体艺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作者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多维度的空间来表现其观念,更可以调动参与者的多感官。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收藏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德国、美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都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媒体艺术博物馆。事实上,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存在,与建筑、表演、商业、公共空间、科技等都有非常多的交集和联系,而且目前市场化的程度也非常高。

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是干什么的?好不好?和动画专业相比哪个好?

新媒体艺术是新兴的,前途未定,国内市场也未知,将来就业有些玄乎,我本人也是重大数字媒体专业的人,觉得川美的动画专业不错。多年发展,实力雄厚。

中西方新媒体艺术发展历程?

从欧洲华文媒体150余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866-1911年为开创阶段,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刊主要是为了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需要而创办的。


但在由于读者较少,华文报刊少,加上印刷质量不佳,影响不大。1912—1949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华人创办报刊增多,这些报刊在沟通信息、增进华人对当地的了解、关注中国时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1978年为低潮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冷战及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中国的海外移民基本中止。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华文报刊才又开始重建。


1979年后,欧洲华文媒体进入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出国热”,到欧洲发展的新移民大量增加,中文报纸纷纷抢滩欧洲,华人新移民也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

新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有什么不同呢?

现在基本都叫数字媒体艺术,其实与所谓新媒体艺术什么的并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

数字媒体艺术一般来说会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偏艺术方向的,一个是偏技术方向的,报考前要选清楚。

现在很多艺术类院校都设置了媒体艺术方向的专业,你问江浙地区的大学,个人觉得数媒比较好的有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数媒学院、中国美院这三个吧。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一般会学习影视(包括拍电影与后期等)、网页相关、动画相关、游戏相关等课程个人感觉 数字媒体更加深入一些,算是小而精,新媒体是广而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