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以楷书闻名的书家不是很多,田英章的楷书在当下是最受争议的,追随者认为其工整、规范,功力深厚,贬低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认为其失去书法应有的艺术性,沦为印刷体、美术字。当代...
-
何绍基书法格形成,其执笔法的作用因素。他59岁时临《张黑女墓志铭》后题跋有云,每一临摹,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因思古人作字未必如此费力,直是腕力笔锋...
-
行书贵行,即笔毫不论着纸与否都在运行,这就造成了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即上一笔的收笔和下一笔的起笔之间有着明的或暗的联系。这样不仅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减少了笔画,还带来了字型结体的变化。行书的笔法具有自然、流畅、联带、呼应、简便的特点。既有很大的实用性,又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
要想写好行书中的“看”最好先临摹一下毛笔书法中的看字,然后在临摹硬笔学习行书“看”字。沈鸿根的行书“看”字司马颜的行书“看”字顾中安楷书“看”字卢中南楷书“看...
-
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竟然没有褚遂良,是很有意思话题。主要与书法字体发展规律有很大关系。古代经典书法之所以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和流行,需要有三个条件:1艺术性,2审美性。3关键的...
-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一祖三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
啟功范增書藝精,皆有自家面目成,題額耐看且周正,中早十冀晚堅翁。启功和范曾两位先生的书法要比较,谁的更好一些?不好作出完美的判断评价。既然谈到了这个问题,还是想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
弘一,俗姓李,天津人,幼名成蹊,字叔同。弘一诗、词、西洋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均有造谐,甚至还在国人第一部话剧《茶花女》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 皈依后最初修行的是净土宗,然后修律宗。虽然律宗戒律极严,是佛门中极难修行的一宗,但是他一贯到底,简约克制。出家后弘一诸艺具废,唯以书弘法,所以能够在书法上翻陈出新,达到宗教的超脱与书法圆融一体的境界。...
-
曾任《书法报》社长,书法风格影响了沈鹏的书法大家吴丈蜀先生,他的出类拔萃之处是90年代,因看不惯中书协一些不正之风,还有书坛一些所谓圈子利益等歪风邪气,最后辞去中国书法家协...
-
张旭(658-742),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
-
一、上图为韩美林常见风格的书法。其中大多为形象文字,书法从篆书而来,应属于夸张篆书,或变形篆书。 二、韩美林的作品并不是有一种字体,他的楷书保留了颜真卿那种...
-
1、颜真卿书法。颜真卿书法和柳公权书法合称为“颜柳”,此二位先人的书法写作风格及风范,结构框架与劲道被后人称为“颜筋柳骨”,自古至今都被大家崇尚。颜体书法结构严谨,字体构架基本上是横细竖粗,有血、有肉、有筋骨,让人看起来有一种严谨、壮美、富态美的感觉,笔力雄浑、圆厚,气势庄严,柔中带刚,笔锋中透着劲道与筋力。...
-
当代书法家李志贤先生写苏东坡当推第一。李志贤先生,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加入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书法家协会前身),会员编号88号,是首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
-
战争年代,舒同被毛主席称之为“红军一枝笔”和“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的书法是师法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后经不断领悟和打磨后,在颜真卿书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
-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书法家,有墨迹传世。关于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推动作用,可从著名的两序即《兰亭序》和《圣教序》说起...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