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书画家宁学明先生获选为【中华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名家著名书画家宁学明先生弘扬书画艺术,助力文化自信,2019 年10月20日,著名书画家宁学明先生获选为【中华国礼中心】...
-
1927年,刚辞掉国立北京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在《告全国艺术界书》中说:在“五四”运动中,“虽有蔡孓民先生郑重告诫‘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术’,但这项曾在西洋文化史上占得了...
-
京津冀粤港澳“一带一路”名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名人书画展新浪微博QQ空间丹青绘锦绣画卷,翰墨写盛世华章。10月29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名人书...
-
“海上画派”是19世纪中叶(1843年)至20世纪初(1927年)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海上画派”所倡导的一种...
-
有些画家作品虽然画的是一些小的场景,但是看起笔墨却非常大气,这些在这些笔墨当中,不去追求一些小的细节处理,反而是抓住大的动态讲究大的布局,有大的胸怀,今天我们所分享的这...
-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C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它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
明代徐沁《明画录·徐渭传》对徐渭习画的时间略有交代:“(徐渭)中岁始学画花卉,初不经意,涉笔潇洒,天趣烂发,于六法中皆可称散僧入圣。”可见与书法相比,徐渭学习绘画的时间要...
-
黄宾虹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花卉也有独创的风格。先生是歙县人。生于一八六四年,卒于一九五五年,享年九十二岁。自号“黄山山中人”。 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有人说是...
-
陆抑非是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曾说:“陆先生的工笔花鸟画技巧和写生功夫堪称一流,他的笔墨造诣很深,人品又好,能适应现代花鸟画教学的需要,是...
-
2018年3月16日下午14:30,"花开三月"陕西省妇女书画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西安中国画院·国际美术城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作品展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
-
◎山水训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
-
“1924年秋天,位于济南大明湖畔的正谊中学里,一个13岁的少年正在津津有味地听课;讲台上一个激情澎湃的老师,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一边充满感情地用毛笔做着示范。”六十年后的...
-
在“画道之中,水墨至上”观念的笼罩下,中国画的用色同笔墨相比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历来论画者,或论笔墨,或谈章法、意境,真正涉及到用色的论述少之又少。实际上,中国传统画家...
-
深入生活的写生对于创作很重要,但是对于中国画来说,由于受写实主义的影响,中国画的写生也存在一些不太正确的方向,给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中国画是重传情达意、...
-
▲江门市美术馆《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展览现场2012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首次主办了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这项活...
-
中国画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的接力棒,是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传基因。中华民族的传统是继承的传统,更是一个不断创造与革新...
-
15年前,一位少年,从甘南藏区来到了深圳,为了他心爱的人;15年前,一位少年,从甘南藏区来到了深圳,为了他的梦想;15年后,少年已成青年,在深圳,他拥有自己幸福的家庭;15年后,少年已成青年...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日照市委宣传部、山东省美协、莒县县委和县政府等单位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联合举办了沂蒙画派作品展。展览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艺术水平高,...
-
但凡是喜爱中国画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中国国画以人物、山水、花鸟三种主要题材分为二大门类;以工笔重彩,水墨写意两种主要画法分为两大形式;以民间绘画、宫廷绘画、文人绘画三...
-
日前,一档融合艺术气质与体育精神的全新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这档节目选在奥林匹克频道开播不久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临近之际适时推...
-
不似之似对于“不似之似”,齐白石的说法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本质是中国画对象形、形似的超越。现实中虾的眼睛是圆点,而在齐白石的画中,虾的眼睛...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